民國90年,我到紐約待了三個半月,經常到美術館參觀,也常常參加美術館的導覽。這是當時留下的記錄。
今天參加的是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希臘羅馬藝術部門的導覽團。胖胖講話慢慢的女講解員很有耐心的從捏陶到畫陶、燒陶,一步一步講解。聽講者以老先生、老太太居多,不少人問問題,有幫忙補充的,還有糾正英文的(shape與form),真是熱鬧非凡。
古希臘特有的陶土為紅色(燒好後)。應該是用旋轉的轤轆來拉坯,但是需要另一個人幫忙轉動轤轆。一個彩陶瓶的構成像人體一樣,有foot, body, neck, mouth, arm等部分,再用濕黏土黏起來。
瓶子上色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先發明的是黑像(black figure on red background),相隔約一百年後(西元前六世紀下半)發明紅像(red figure)的方法,之後都是用此種方法。但奧林匹克運動會發給勝利運動員當獎品的陶器(裡面裝滿橄欖油),仍維持black figure的傳統。
Black figure的作法是:顏料塗過的地方燒好後是黑色,顏料未塗的地方維持紅色。原理是高溫燃燒後,氧氣燃盡,整個變成黑色。窯打開後,氧氣進來,沒有上顏料的地方,陶土與空氣接觸,又被氧化而還原成紅色。上色主要為黑色,但女人身體常為白色,穿的衣服有些部分為紫紅色。黑色的人體內的紅色線條(表現五官、肌肉等),則是上色後,將顏料刮除所形成的。用硬的雕刻刀在曲面上刮出各種線條,需要很高超的技術。
Red figure則相反,將要畫的人體、物體處空下來不上色,將顏料塗在背景,燒好後成為黑色。人體、衣物、物體的外型、細部就可以用顏料詳細描繪,柔軟的毛刷代替堅硬的雕刻刀,因此線條較柔和、細膩而富有變化。黑色線條本身稍微隆起,看起來具有層次和立體感。顏料稀釋後,可以畫出深淺不同的棕色線條。
陶器有分正面、背面,正面的人物描繪的較細膩,上下的裝飾(ornament)也比較複雜。有聽眾質疑,怎麼證明當時真的是用這種方法製作,講解員說有許多人進行研究,並且確實用此法可再製作出相同的產品。
註:還有一種古希臘陶器是在白色的底色上描繪彩色的人像,稱為白底彩繪瓶(white ground vase),或稱雪花石膏瓶。
畢醫師:
回覆刪除像上了一堂希臘藝術課呢!
希望有一天能現場聽您說。
成寒
成寒:
回覆刪除那就要多向您學習了!
記得那年去NYC 找你,一起去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參觀 這些彩陶。你的解説,讓我這不懂藝術的人,還看得有點興趣。現在再讀,本來有點忘記,又記起來了。你的 筆記,寫得真好! -- 芬青
回覆刪除芬青:
回覆刪除我想那時候自知那三個半月不用上班,只學畫、看美術館、看表演、觀光的日子是極為難得的吧!
我竟然留下了15萬字的日記(遊記?!)。如今展讀有如「追憶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