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畢的天空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當醫師成為病人:十六年抗咳記

›
 西元2009年4月,我在醫院評鑑全院員工會議的會場越坐越冷,開始猛烈咳嗽,不得不提早離開會場。沒想到從此咳嗽如影隨形,如今邁入第十六年了。用盡各種方式,看過不少醫師,只有認命了,要學習與之共存。「醫生驚治嗽」(台語),身邊有不少慢性咳嗽的朋友,也許我的經歷可以有一點點幫忙。因咳...
2 則留言: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病人「自主權」與家屬「代理權」

›
在台灣,因為醫師只接受了「救命」的教育,缺乏「死亡」的教育。許多醫師認為只要救回病人的呼吸、心跳就是醫療的成功,病人死亡就是醫療的失敗。所以無效醫療氾濫,靠著維生醫療無意識臥床的人口比例,猜想也是世界之最。因此,在台灣想要得到善終,需要醫師、病人、家屬都能坦然面對死亡,才能有這個...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讀後感

›
林靜芸學姐(林醫師)是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經常在報章媒體發表對時事或醫療的看法,也出版了幾本叫好又叫座的書籍。她的先生林芳郁(林院長)曾經擔任過衛生署長、台大、北榮、亞東三家醫學中心的院長,名聞遐邇,但是相對的為人內斂、謙沖、低調,我反而比較少聽到他的消息。五年前聽聞他得了失...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讀後感

›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是一對日本醫師夫婦的著作,先生宮本顯二是胸腔內科醫師,太太宮本禮子是失智症的專家。此書2016年中譯本出版,九年後重新上市,唯一可惜的是沒有新增資料,不過對台灣來講,還是非常有顛覆舊框架,刺激新觀念的效果。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停止洗腎也是一種通往天堂的門票

›
二〇一〇 美國腎臟科醫師協會建議以下四種狀況可以考慮退出透析治療:1、病人無法配合洗腎,如:重度失智患者會自拔洗腎針頭。2、病人洗腎狀況不穩定,如嚴重的透析中低血壓。3、其他非腎臟病原因造成的生命末期狀態,如:神經學上有不可逆的缺損導致無法思考、無法對週遭環境有反應的病患、末期癌...
2 則留言:
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等待一個爭取「自然死亡權」的訴訟

›
早在七○、八○年代歐美國家就發生過許多指標案例,病人無意識插管臥床一段時間,毫無復原跡象,且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家屬要求撤除維生醫療還給病人自然死亡的權利,卻因為醫師、律師或檢察官的阻撓而無法順利進行,最後都是花數月或數年的時間,官司打到最高法院(美國)或者上議院(英國),病人終於...
2 則留言:
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

我讀家庭創傷書寫以及『拋棄母親』讀後感

›
我讀過幾本談家庭創傷的傳記體書籍,多半是家長已經過世才寫,少數是家長還在世就寫。通常都有個和解、原諒的結局。 這本書的家暴內容堪比驚悚片,我一開始因為看了太難受,差點不想買。幸虧買了,才瞭解這位作者如何成為倖存者,而且成為暢銷報導文學作家、社會運動的倡議者。
2025年6月2日 星期一

「生存權」誠可貴,「死亡權」要捍衛

›
從事推廣善終志工的這幾年,發現我必須面對的兩大框架是「死亡禁忌」與「飲食迷思」,人們認為死亡就是不好的,要避免的,所以竭盡所能要讓病人活下去,而忽略了當事人有何感受,有無生存的意義、品質與尊嚴。再者所有人都認為病人怎麼能沒有吃,那不是餓死了嗎?反而忽略了病人本來就不想吃、不能吃了...
2 則留言:
2025年6月1日 星期日

脊髓修復手術(spinal cord repair)的真相

›
「脊髓」是位在龍骨(脊椎骨)裡面像豆腐一樣的中樞神經,大腦發出的命令經過脊髓向下傳,從頸椎的神經孔傳到上肢,從腰椎的神經孔傳到下肢,負責運動和感覺等功能。頸髓損傷會造成四肢癱瘓,胸髓以下損傷則下半身癱瘓。因為是像豆腐一樣的中樞神經組織,所以沒有再生的能力,功能的復原來自於水腫的消...
1 則留言:
2025年5月31日 星期六

陪伴家屬走過死亡幽谷

›
一位病人的女兒在父親發病的第五天,開始與我聯繫。其父癌末,轉往安寧病房,發病第十五天病逝,以下是這十一天當中,女兒與我的通聯紀錄。我說的不多,只是陪伴!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