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我那些學英文的日子
我是四年級生,初中一年級(現在的國一)13歲才認識ABC,到現在還記得老師帶著全班朗誦英文課文的樣子,讓人想起梁山伯與祝英台裡的場景。是「唸書」,不是講英語,也沒有聽過英語會話。高中念北一女也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背生字、背課文、考文法。除了出聲「唸英文課本」以外,幾乎沒有開口「講過英語」。 靠著背生字、唸文法大學聯考英文還考的不錯,進了台大醫學系。(我有收集古董的習慣,從四歲畫的畫到大學的成績單、作文都有,還有整箱的日記和信件。)
大一的課程裡就屬「英文聽力」課最讓人頭痛了。大教室裡人人帶著大耳機聽著錄音帶的英語對話或是故事,然後在考卷上作答。錄音帶內容是什麼完全不記得了,只記得教室裡大家頭戴著大耳機的樣子,還有低空飄過的分數。 大一另外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是:原文教科書。每頁都有數十個生字,怎麼念?只好靠上課講義來應付考試。但是班上居然有同學把整本動物學原文書從頭到尾念完了!也有同學課餘還有時間看英文雜誌「Times」。現在好多這種同學都成了美國人,但當時真是嚇壞我這個鄉下長大、英文只為應付考試的孩子。
大二以後就沒有英文課了。不過有越來越多的原文教科書要念,日積月累的總算醫學名詞都能用英文,到醫院實習,病歷也都用英文書寫。看師長怎麼寫,我們就依樣畫葫蘆,所以會發生錯誤的英文全台醫院流行的情況。1980年醫學系畢業當復健科住院醫師,復健醫學的書籍全是英文原著,又開始另一段查字典的日子。
二十歲以後,可以說醫學以外,英文和我是毫無關係的!直到1989年我申請到美國進修,才開始面對英文是一種「用來與人溝通的世界語言」這件事情。那時候我34歲,跟著一些要到國外留學的青年學子到補習班補英文、考托福。練習聽外國老師講英文,練習開口說英文。一堂課下來其實每個人只能輪到幾次開口的機會,大家說的都是中式英語,常犯的錯誤很類似,老師也沒有時間一一幫大家糾正。 補習半年以後,托福通過了,就鴨子上架,到美國去了。
在美國的醫院進修,因為我只是來觀摩學習的外國人,沒有很多非要開口的場合,多半是聽。私底下,我沒有本事和外國人聊天,笑話當然是聽不懂。華人醫師可高興有人可以用母語和他們聊天。雖然英文的長進不算多,幸虧醫學的啟發很多,那一年的進修成為我人生的轉捩點。
我深深覺得英文不夠好,是此生一大遺憾,從此沒有停止過英文的學習。我在車上聽ICRT,聽過空中英語教室,也會買錄音帶來聽,買學習英文的電影回來看。也曾想過每天背一頁「如何捷進英文字彙能力」這種傻事。但是工作一直非常忙碌,學英文只能利用一些零星的時間。
五十歲的時候,行政工作有人接班,教授升等也過了,工作壓力沒有那麼大了,我去國內最大的連鎖補習班補英文。花了三萬多塊錢,補了將近兩年,每週上兩三堂課。我碰到的外師,大多只是用英文跟大家聊天,沒有什麼特別的教學方式。頂多被要求要上補習班指定課本的課程(我懷疑是為了課本的銷路),那也只是大家輪流唸一段課文,老師用英文解釋英文生字。只有去上課,回家自己沒有做功課的話,英文還是原地踏步。
有些學生上課不敢講話,就只是聽。我年紀大了,臉皮厚些,會找機會多講,練習講英文的膽量,離流利還有很大距離。書本上的生字,說老實話,就算背起來也用不出來。我們連最簡單的英文日常生活會話都無法自然順口講出來(還在腦子裡中翻英),課本裡那麼深的生字,除了用來考試,平常哪裡用的到?
英文不夠好,是我一直很在乎的事情,所以逛書店的時候,我常常去逛英語學習區。各種書籍、CD買了不少。直到2007年9月,在書店意外發現「英文,非學好不可」。我的英文學習之路,才有了大翻轉。
作者成寒的基本理論就是學英文要像小孩學母語一樣,先學會聽,然後學會講。讀和寫是其次。台灣的教育剛好相反,重視文法、重視讀和寫,聽和說常常是一塌糊塗。其實,文盲不認識字,不是也可以看連續劇看的很投入,平常講起話來流利的很,文法也沒錯誤。成寒強調的方法是:步驟一、先不要看講義或字幕,「反覆聽」符合自己能力但是接近正常速度的英語有聲書,來打通耳朵。步驟二、查生字,從教材中挑選有意義的生字(知道其使用情境及句型的)反覆背誦,增加自己的詞彙。整個句子背起來更好。步驟三、聽熟的有聲書,再聽幾遍,同時跟著講(跟述),練習自然脫口說英語的能力。很多英語其實是習慣用法,假如你沒有聽過,就算每個字都認識,你也不曉得那句話英文是這樣講的。
我從書上找到她的網站,看到她有整套將近100片的有聲CD教材。我聽過「英文,非學好不可」所附的CD,是我喜歡的廣播劇形式,是演員生動而自然的對話。不是一般找人來生硬的唸、慢慢講的那種錄音帶。我寫了email給成寒購買教材。成寒親自打電話來詢問我的背景和意願,她說通常她不賣給50歲以上的人。她在網站有寫,二十歲以前只要花一年到一年半,可以唸完教材。唸完教材,就能自由使用英文。三十歲以前要花一年半到兩年半。三十歲以後可能需要三年以上,才能唸完教材。(註:除了年輕,這些人要非常有毅力,能做完100張CD真的要超級有毅力)三十五歲以後,只要有進步就好了。可以想像四十歲、五十歲只有越來越困難。她的考量非常合理。大概是因為我從小會讀書,又有強烈的意願,打動了她。她破例賣我教材。
2007年10月我拿到教材,雀躍不已。連續半年每天花三個小時聽有聲CD,作克漏字(聽、寫填空題)。很快的就完成25張CD進入中高級。大部分的教材是有趣的故事,廣播劇的形式,我聽得很快樂。我平常就喜歡閱讀,教材裡有很多文學作品,我覺得不是只有學英文的收穫,也有用原文讀文學作品的喜悅和享受。「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完整版,有3張各一個鐘頭的CD。HG Wells的「盲人國」(The country of the blind),莫泊桑的「項鍊」(The necklace),更是經典,也因此多認識了幾位文學家。
之後在中高級的「北非諜影」「環遊世界八十天」「像麗池酒店一樣大的鑽石」卡住了。反省起來,是我急著想聽新故事,沒有認真背生字的結果。然後,變成三天打魚、五天曬網。中間雖然跳級完成了「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諾貝爾文學獎得主Eugene O’Neill作品)和「蝴蝶夢」。基本上,我被卡在中高級,無法進入高級教材。雖然如此,聽力還是有進步,詞彙也有增加。但是離我的目標─「輕鬆的聽懂電影裡的對白,流利說英語」─還有很大的距離。
成寒很認真,會來電詢問學生進度,建議我每天10分鐘、20分鐘也好(重要的是不要中斷),只要挑一小段反覆聽幾次,還有背生字。就不會因為挪不出長時間聽整張60分鐘的CD,而一直拖延我的學習。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接觸英文。才能越來越接近目標。
心得:
一、不是在學校英文成績好,將來英文就會好。也不是在國外居住過,英文就會好。(本人的慘痛經驗)
二、學英文要持之以恆,打通耳朵、背生字、練習跟述是三大基本功。(參考「英文,非學好不可」)。成寒說:過了門檻(念完教材,多益考900分)以後,不必再學習,只要有接觸,英文自然會繼續進步,就像我們的中文能力一樣。
三、學英語越小開始越好,像學母語一樣學英文,先會聽才會說,最後才學讀和寫。(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考成寒的「早早開始慢慢來」和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後記:
2013年我曾經去考多益,考了820分。我買了「多益全真試題」,做了其中兩回的模擬試題,分數在850-880分之間,而且時間有剩。考試的時候,雖然有發現題目比模擬試題難一點,但仍然輕敵,在困難的題目浪費太多時間,後來發現時間不夠,越來越緊張,竟然有將近10小題閱讀測驗沒有完成。建議一定要事先做過模擬試題,否則會因為不熟悉考試方法而考的比較差,也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會的題目上面。
我無意鼓吹格友一時衝動去買整套教材,建議先買「英文,非學好不可」,更深入瞭解前述方法。網路上有許多英文學習網站可以利用,懂得正確方法才是關鍵。記得一定要「反覆聽」、「背生字」、然後練習「跟著講」。還有,每天不要中斷,就算十分鐘、二十分鐘也好。現在網路上有非常學習英文的頻道和軟體可應用。
也可以買坊間的有聲故事書來練習,或者買成寒有單獨出書的幾本試試看。喜歡現代日常會話的,可以買電影或者電視影集DVD來練習。看20部電影,英文不會進步。但是假如一部電影重複看20次(先不看字幕聽幾次,然後看英文字幕,查生字,最後才看中文字幕。然後還要背生字、跟述)那可會有很大效果喲! (註:有關電影,也可以先看一次中文,瞭解劇情。整部電影太長,也可以在電腦看,分段練習。)
thank your share :)
回覆刪除:)
刪除您的底子還是算不錯的,我連國中英語都沒學好,聽這些影片,可以獲得成效嗎?
回覆刪除只要有耕耘就會有收穫。底子比較差,就先挑比較簡單的來聽,多聽幾次,還是有一樣的效果。重點是不要間斷。挑適合自己程度的來練習(生字不會太多的),聽熟了,把生自或常用句子被起來,練習跟述。我覺得從兒童的教材開始聽也OK,裡面更多日常基本的內容。
回覆刪除因為討論區已關閉,請問有教材內容的問題會總嗎
回覆刪除要不要來參加國際婦女會,會員多半外國人,包準有機會開口
回覆刪除謝謝。請問那是什麼社團?如何加入?在台中嗎?
刪除您好
回覆刪除我現在跟您一樣卡在中高級的「北非諜影」「環遊世界八十天」「像麗池酒店一樣大的鑽石」的地方,回頭從第二集剛開始的故事練習跟述和挑單字背,希望可以通過這個難關
謝謝阿畢您的詳細分享,您的文字對我幫助極大!!
回覆刪除我40歲了,會努力唸完成寒教材,我也卡在中高級~~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