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澎湖之旅(中)---火山島與海底花園

在一千萬年前,台灣海峽的地殼張裂,熔岩從裂縫中湧出,由於岩漿的黏稠度低、流速慢,沒有造成火山爆發,只形成玄武岩(Basalt)的台地,海拔最高才79公尺。玄武岩地形成了澎湖的一大特色。

岩漿斷斷續續從海底湧出前後幾百萬年,形成90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海岸線長達320公里,有各種美麗的景觀。


搭船遠眺西吉嶼的黑色玄武岩。


空中鳥瞰,西嶼的大果葉柱狀玄武岩。日據時代為了開闢港口,意外發現這片玄武岩石柱。(吳文欽攝影)


玄武岩是日本人使用的翻譯,玄武是中國四方神之一,代表北方、黑色。玄武岩經過長期風化以後由黑色變成黃色,上方的岩石風化成土壤,長出植物。


數大即是美。



岩漿由海底湧出,遇見海水,外層快速冷卻,導致收縮破裂,由於各方向力量平均,造成穩定的六角形。也有四方或五角形。


地勢平坦,緩坡往外擴散,主要島嶼都有大面積的潮間帶,漲潮時在水底,退潮時露出水面。潮間帶可以觀察各種淺海的生物。有潮間帶生態團可報名。


我喜愛石頭,欣賞各式各樣的岩石和地形,也帶來很大的樂趣。




這是比較年輕的火山熔岩吧,還具有原形。


非柱狀的玄武岩。



黝黑的熔岩石塊與遠方的白沙海灘同框,大自然的力量驚人。熔岩是數百萬年前從地底湧出的,白沙灘是珊瑚、貝殼遺骸經過百年、千年或萬年以上的海浪沖刷而形成的。


潮間帶的岩石上有許多有殼動物。


左半邊像小火山的藤壺是一種可以分泌強力黏膠的動物,海水漫上來時,會伸出細手細腳抓取海中的微生物為食。右半邊是石蚵,生態團導遊教遊客當場挖出生蚵來吃,有人稱讚味美,不過衛生上是有風險的喲!


黑色礫石是噴出的塊狀熔岩,陷在地質較軟的石灰岩裡。陷入不深的,被海浪沖走,留下凹洞。


這片石灰岩上有滿滿的溝痕,原來是凹洞裡的礫石經過海浪經年累月的來回沖刷,岩石在凹洞裡前後左右移動,把凹洞越撐越長越大,呈現出海浪和歲月綜合的力量。


這張空拍照,可以看見水底淺色的裙擺狀的珊瑚礁。珊瑚礁的形成有三個條件:水淺(有充足的陽光)、熱帶(水溫夠高)、乾淨的海水,適合珊瑚以及其他動植物的生長。珊瑚的顏色來自於與牠共生的藻類,地球暖化,水溫過高,藻類死亡,就會造成珊瑚白化,繼而死亡。藻類提供養分與氧氣給珊瑚,並刺激珊瑚分泌碳酸鈣成為其骨架。

珊瑚礁人稱海底花園,會潛水的人可以完全體會吧!


佈滿珊瑚礁遺骸的潮間帶。


貝殼沙灘,遠看是白色,近看是淺黃色,左側顆粒細如砂的其實是貝殼和珊瑚的小碎片,塊狀的珊瑚遺骸密度比較低,浮在上層(右側),有如珊瑚礁墳場。


澎湖因為盛產玄武岩、珊瑚、貝殼,這些都成為建築和藝術創作的材料。


號稱四百年的古厝,玄武岩、珊瑚、貝殼、陶瓷,所有元素都用上了。


澎湖有非常多販賣石藝的商店,這是一家店門口的裝飾。


旅館門口的珊瑚礁裝置藝術。


石頭、貝殼、珊瑚的佳作。


二坎舊城區數百年老屋古典的窗與斑駁的牆壁。近看方知那斑駁不是掉漆,是鑲嵌了珊瑚礁或者石頭。


這個路邊的座椅,是珊瑚礁拼成的一隻綿羊。陶瓷也是澎湖的特產。


西嶼二坎舊城區有家「二馬豆花店」,讓人驚艷。主人原本從事水泥工,已經花了十二年自行將老屋改建成珊瑚礁屋。這種頭狀的珊瑚礁(英文是Brain coral),又名咾咕石(coral stone),澎湖人自古用此來蓋房子、築牆,年代久遠的話常常變成黑色。這棟的牆面才十幾年,看起來華麗無比。


院子裡還擺著一大堆咾咕石,我以為主人在炫富,看了網路影片,才知道整建還未完成,主人要從這些咾咕石裡慢慢挑選出適合的石頭嵌入適當的地方,才能完成藝術又自然的牆面。


澎湖另一個特產是「文石」,所以第一家學校就名為「文石書院」(西元1766年成立)。其中又以將軍島的文石,最為珍貴。六零年代以後就差不多挖完了,目前禁止開採。文石的成因是地下水滲入玄武岩,矽、鈣或鐵等礦石沈澱而造成的。


物以稀為貴,目前大多做成小小的飾品來賣,其特徵是有同心圓紋路。


上面兩張照片是在吉貝嶼的三步五拾紀念品店看到的。馬公市區有更多專賣寶石的商店,我們沒有去逛。


這家店的老闆娘手繪的紀念T恤,吉貝島上有座三顆心的石滬。(石滬,下集再談)



此行我買了兩個小小的石頭紀念品,右側是玄武岩刻的貓頭鷹,左側是文石。


「三步五拾」對面這家「老公老婆的店」,也賣紀念品。


這個3X5的相框才100元,覺得不可思議。後來聽說,現在澎湖沒有這麼多貝殼可採了,應該是進口的。(兩歲四個月的孫女)


這兩顆圖案像山水畫的石頭,都不到100元,原來是南非進口的,名叫「風景石」。


這些是我旅行時從店裡或路邊撿回來的化石、石頭和礦物。是藝術品,也是自然課教材。等著孫子、孫女長大來跟我討,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