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

「布列松(Bresson)在中國」攝影展@北美館

法國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是20世紀最偉大的報導攝影師,報導過世界各地歷史性的一刻,其中一個重要事件是1948-1949年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與共產黨政權交替的時候。當時美國「生活」(Life)雜誌委派他這個任務,本以為是兩週的報導,結果他在中國待了十個月。1958年中共政權在中國將滿十年,西方世界對赤色中國充滿了好奇,他再度進入中國,報導「今日中國」。



他於1948年12月進入北京,兩個星期中拍了九百多張照片,看見國民黨下,共產黨上。
然後到上海待到1949年的9月,逃離大陸,前往香港。中間去了杭州、南京。青島一行,坐了5星期的牢。


1948年12月沙塵暴中的北京。


人民生活的日常。



富人的婚禮。


窮人的垃圾山拾荒。


國民黨大徵兵。


「安慰焦急尋子的母親」。她的兒子可能戰死沙場,或許來了台灣,但是再也沒見到母親。從小我聽父親悲情的唱著「我的家在東北的松花江上」,數十年後他返鄉只見到母親的墳墓。


同情勞苦大眾的布列松其實是支持共產主義的。我們說大陸淪陷了,他讓我們看老百姓舞照跳,馬照跑。


來到上海,他見證了「金圓卷風暴」。因為通貨膨脹,金圓卷幣值下跌,人們在銀行排隊擠兌黃金,造成了7人死亡,50多人受傷的慘劇。



這一袋錢幣換不到等體積的米,錢幣的面值可是以百萬為單位。相同的事情在台灣也發生過。


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兒童真摯的笑顏,看戲中。


拿著米券去換米的孩子。


看漫畫的孩子。


身障者移動的方式。


畫像館。


共產黨接收後的上海。(看板上是朱德)


同一家畫像館,蔣介石換上「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



朱德與毛澤東。國民黨的「殺朱拔毛」是這樣來的。朱德在文革後失勢、早逝。這是中國的不幸,好人被鬥,惡人當道。


打倒封建、資本主義,換來的是什麼呢?


學生們歡欣鼓舞的迎接解放軍。有如二二八之前迎接國軍的台灣民眾。




在上海準備撤退的國軍和百姓。




杭州一瞥。無憂無慮的孩子。


1949年6月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南京最後一次的會議。


政權交替。有人急著逃離,也有人充滿期待吧!


解放軍入城。


貌似慈祥大媽的毛澤東畫像。


布列松從南京回到上海,不能自由行動或拍照,受困近四個月。終於擠上最後一艘開往香港的船。


生離死別。


在救生艇上打字的記者。



九死一生來到香港。純潔的兒童對比複雜不潔的成人社會。


颱風來臨,香港淹水。



他用慈悲的眼神觀看這婆娑世界,兒童一直是他關愛的對象。



有左派思想的布列松很想知道共產主義在中國實施十年後成效如何?國際媒體對赤色中國也充滿好奇。他再度拜訪中國,四個月的時間裡面走訪了一萬兩千公里,當然只能走黨國所安排的路線和景點。


據說早期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曾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照片看起來好生面熟,只是照片上的肖像、旗子不同。同樣純真的孩子們被不同的黨國思想洗腦。


學校裡的標語:功課完畢回家去,見了媽媽出門去。急問媽媽哪裡去?媽媽們都是上學去。


台灣的標語是「殺朱拔毛,反攻大陸」,他們可是在建設喲!



天安門廣場上民兵勤演練,為建國十週年大典作準備。



反對美帝、解放台灣!台灣正值白色恐怖時期,還真的需要解放,但可不能請鬼拿藥單啊!國共同源,真是一家親。



1958年是「大躍進」時期。這是北大學生徒手蓋游泳池。


動員百姓蓋水壩。

土法煉鋼。


現場也展示了當時的「生活」雜誌,以及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都採用了布列松的照片。此行讓他從共產主義的大夢中清醒。



布列松年輕時學的是文學,他酷愛繪畫,三十歲才開始攝影工作。他的報導始終是以人道的角度關懷這個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