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浮士繪&特展@國美館

台中國美館正在舉辦東京富士美術館所提供的浮士繪精品展,展期到7月31日。這次展出作品100幅,一半是葛飾北齋與歌川廣重兩位風景畫大師的「富嶽三十六景」和「東海道五十三驛站」(分別展出17件與31件),其次以演員繪(役者繪)佔大多數,其他有美人繪、武士繪和風俗繪。難得的是有影片介紹浮士繪的來龍去脈以及製作過程,提供了賞畫所需要的背景知識。


現場有櫥窗展示浮士繪用到的器材,還提供三部影片,分別是浮士繪的製作過程、浮士繪的歷史與日本主義、浮士繪對印象派的影響。建議先到放映室觀看前兩部影片(兩部加起來約五十分鐘),對於浮士繪的製作過程、江戶時代產生浮士繪的背景以及對歐洲的影響有了認識以後,再來欣賞畫作,會有更深的體會和感動。

第一次看到這麼詳盡的浮士繪製作過程影片,才知道畫師雖然很有創意,雕刻師才是精彩浮士繪的幕後大英雄呀!在觀賞作品的時候,想想畫中每一條纖細、迴轉的線條,都是雕刻師用雕刻刀在堅硬的櫻木上面刻出來的,就不禁由衷的讚嘆呀!


一張浮士繪畫面裡總共出現幾種顏色,就必須雕出幾塊木刻板,然後由印刷師一層一層的刷上顏色。




德川家康於1590年遷都到江戶(現在的東京),江戶快速成為人口聚居的現代化都市,中產階級興起,造就了許多富有的商人。但是當時階級森嚴,這些商人再有錢也沒有更上層樓的機會,仍然屬於庶民階級。於是歌舞伎、相撲、茶室、宴會場、吉原遊廓(大型集中的花街)等娛樂大量興起;言情小說也大行其道,小說裡面不乏香豔的木刻插畫(從中國傳入)。西元1670年,菱川師宣(1618-1694年)是首位把書裡的插畫獨立印刷成工藝品的畫師,這些黑白的版畫因為大量印刷、價格便宜,成為庶民也有能力擁有的收藏。


後來發展出彩色的版畫,剛開始只有紅黃綠等基本的顏色。


到十八世紀下頁,鈴木春信(1724-1770年)將各種顏料混和,使得浮士繪的色彩更加豐富,稱為「錦繪」。菱川師宣被稱為「浮士繪之祖」,鈴木春信則是集大成者。鈴木春信擅長美人繪,當時的人形容他的美人是從菩薩國下凡的,柔弱纖細、楚楚可憐。



鳥居清長(1752-1851)喜描繪已婚婦女,畫中美人身材高挑、健康開朗,這兩幅是描繪美人到上野公園賞櫻的情景。他畫中的色彩豐富而亮麗。



美人畫第一高手喜多川歌麿(1753-1806年)擅長美人的特寫(大首繪),把美人的髮型、頭飾、香肩、纖指、神態無不描繪的高雅而迷人。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和喜多川歌麿並稱三大美人繪畫師。



把大首繪發揮到極致的是東州齋寫樂。他的身世成謎,只在1794年到1795年間出現10個月,發表作品140件,然後就神隱不見了。由於數量不多,所以要看到他的作品非常不容易,這次展覽也沒有他的作品,倒是在影片中有詳盡的介紹。他的作品主要是演員繪,把當紅的歌舞伎演員飾演某個角色剎那間的精彩動作和誇張神情表現的神靈活現。浮士繪因為被當作瓷器的包裝紙而傳到歐洲,造成洛陽紙貴,甚至影響了印象派畫家的畫風。當時寫樂被稱為世界三大肖像畫家之一,另兩位是荷蘭的林布蘭(Rembrandt)和西班牙的委拉斯蓋茲(Velazquez)。



歌舞伎最初只是一群女性的歌舞秀,後來因為太過色情被禁止,改為少年男子的表演。仍舊因為色情意味濃厚,演變成為男性演員才可以演出的劇情片。寫樂誇張不刻意美化演員的畫作,讓人感受到男扮女裝的戲謔情調。




以下介紹的是這次展出的部分精彩作品。展覽分成兩個專題:「江戶」(現今東京)和「上方」(現在的大阪、京都)兩地的浮士繪作品。江戶部分在三個展覽室展出,第一展室展出喜多川歌麿等名家的各類作品。這次只展出喜多川歌麿一幅作品,「教訓. 鏡鑑」系列作中的一幅。文字說明正直的婦人該有的品行,左上方的老花眼鏡非常有趣。這幅畫非常耐看,雕刻師在硬木板上刻出毛筆柔軟、粗細不一的筆觸以及細密的髮絲,實在讓人讚嘆!


這是演員繪,文字標示了戲中角色和演員的名字。看過浮士繪製作過程的影片,想像完成這幅畫,雕刻師要分開雕出幾個木刻板,忍不住要讚嘆其巧奪天工!


這是歌川國芳(1798-1861年)「當盛花鳥合」系列作品中的一幅,都是右上角一幅花鳥畫,搭配一位當紅藝妓或遊女的畫像。在現場聽到有人導覽說瑪麗蓮夢露著名的裙子飛揚的照片,靈感來自這幅畫,才發現好多浮士繪裡面都有這種姿態的女性,查不到有何特別意義,想起拍婚紗的新娘常常這樣走路,也許就只是為了方便行走吧!



這是義士傳裡的角色,應該就是所謂的武士繪。刻這麼多文字,真是煞費功夫呀!


下面這幅溪齋英泉(1790-1848年)所作的「東都兩國橋夕涼之景色」,描繪江戶夏季的煙火祭情景。兩國橋上擠滿看熱鬧的人,橋下有熙來攘往的華麗船舫,船上有各種藝妓表演。構圖精細繁複的三聯幅,讓人嘆為觀止。現場觀眾都被穿丁字褲的船夫惹的會心一笑!



第二展覽室展出葛飾北齋(1760-1849年)的「富嶽三十六景」,下面是其中最著名的三幅,分別是「神奈川沖浪裡」、「凱風會晴」(又名紅富士,這次沒有展出)和「山下白雨」(右下角的閃電透露山下正下著大雨的訊息,山上卻是晴朗的藍天白雲。)




葛飾北齋在以美人繪和演員繪大行其道的時期,開創出風景繪的新局面,他從西洋繪畫中吸取透視法的精髓,然後他的風景畫構圖反過來大大的影響了許多歐洲畫家。在展出歌川廣重作品的展室中,有電視放映一個NHK的節目,裡面列舉很多浮士繪影響印象派作品的對照,相當精采。



江戶浮士繪的第三展室展出歌川廣重(1797-1858年)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描繪從江戶到京都路途中的五十三個驛站風光。歌川廣重和喜多川歌麿、東州齋寫樂、葛飾北齋並稱浮士繪四大家。他和葛飾北齋一樣,對歐洲的風景畫構圖產生很大影響。這幅是如今東京近郊的品川風情,畫面下方中央站立著妓女,招呼路過的挑夫們。


歌川廣重畫的雨景很有特殊的情調,讓梵谷都為之著迷,可苦了雕刻師啊!



風景畫中的人物描繪一點也不馬虎,我帶著在日本買的近距離望遠鏡去看細節,小小的人物,有時只有簡單幾筆,都刻畫的惟妙惟肖!




上方浮士繪在放映室旁邊的大間展覽室展出,歌川國芳的兩件三聯幅非常引人注目。這幅「里雀巢之暫居所」描繪吉原遊廓的遊女和來來往往的尋芳客,讓人聯想到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玻璃櫥窗裡的妓女。有趣的是大家都頂著麻雀臉,原來是江戶天保年間禁止這類傷風敗俗的畫作,畫家為了躲避審查改以麻雀來表現。據說蓋下通過章的這位審查官,後來還是因此受到懲罰。



也是歌川國芳所作的「相馬舊王城」,描繪舞台上的情景。人物型態逼真,佔了畫面將近三分之二的骸骨,非常震撼,好像我們就是現場看戲的觀眾,這是他相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其他主要展出的都是演員繪。下圖的「中村松江」與「中村歌右門」出現在好幾幅畫中,看來是同門師兄弟,而且是當紅的台柱。老百姓喜歡收藏這些演員繪,就像我們現在收藏電影畫報或者棒球明星的照片是同樣的心理吧!





最後這幅畫,我被中村歌右門的扮相所吸引,他的丁字褲穿著正好可以秀出他那勁爆的紋身。看起來紋身就好比一件美麗的衣裳!雕刻師接下這麼高難度的工作,是否有比較豐厚的報酬呢?因為在歐洲大受歡迎才受到重視的浮士繪,在日本原本並不是登大雅之堂的藝術,連葛飾北齋都生活潦倒,想必雕刻師和印刷師也不會有多好的待遇。不過他們留下了不朽的文化資產。


對浮士繪想要有進一步的認識的話,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參考書。(內有春畫,兒童不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