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推薦序續集

 明年三月我有一本「斷食善終」的書要出版,邀請阿建老師寫序。老師不但慷慨應允,竟然要五毛給一塊,請我也幫他的新書寫序,讓我沾了好大的光。收到紙本書,重新閱讀,感觸極深,發現當初讀電子版時,只是浮光掠影,序文寫的粗淺。決定重點劃線讀第三遍,認真寫讀後記。昨天去參加老師的新書發表會,老師順手拈來、侃侃而談一個小時。發現老師自己的解釋最到位,讓我對於冰山與渴望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就來報導一下,代替讀後記。

老師一連串講了許多故事,每個故事都含有深意。我挑選幾例較有印象的來分享。

他提到這次去美國一個月舉辦工作坊,發現學員裡將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孩子不論是青少年、已成年都與父母親不說話,甚至避不見面。他好奇這是華人圈特有的現象,還是美國普遍的情況?我想起多年前有一位旅居加拿大的表姊跟我提起,她的小孩跟她反應:為什麼你們只跟我談功課、規矩、吃飽、穿暖、睡好了沒?可是洋人同學的父母都會陪小孩玩,一起看電影、聽音樂、運動,聊美術、體育、閱讀各種有趣的事情。我聽了當頭棒喝,想改變習慣,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很慶幸,現在帶孫子有做到了。)

老師接著舉美國一位名校畢業的女孩,和台灣一位女醫師為例,兩位得天獨厚的人生勝利組,都與父母不親,外表成功,但是完全沒有幸福感,不知人生所為何來?她們從小輕鬆就能唸好書,知道功課好就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她們沒有特別愛讀書,也沒有不愛讀書,用功只是為了討好父母,自己卻沒有「存有」感。什麼是存有感?他舉例:長輩專注的與小孩互動,有來有往,發自內心的接納、肯定他,不是因為成績好,不是因為聽話,就只是無條件的愛他,被這樣對待的孩子,可以感受到被愛,感到自己有價值,這就是一種存有感。存有感,就是連結內在的渴望,人人都渴望「自己有價值,生命有意義,受到尊重,感到自由、安全。」

聽說林秉樞的父親是校長,兒子考試95分的話,要打五下,少一分打一下。阿建說父母是為孩子好,也不能說他是錯的。但是這個作法絕對是錯的。另一位父親,小孩子考60分,他對孩子說:沒有關係!下次加油。父親覺得自己很開明,但是小孩子仍舊很受傷。為什麼?孩子從父親的神情、轉身的動作,知道父親是失望的,感受到自己沒有價值、自責,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這就是孩子冰山底下發生的事情,父母不知道,甚至孩子自己也沒有覺察,但週而復始的發生就形成了孩子低自尊、自責,沒有價值感的狀態。

那應該怎麼做呢?請閱讀本書,一定有新的體會(看完書,一定有答案,內有過來人分享)。簡單說,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的。我聽過一位醫師朋友這樣說:「哥哥因為功課不好經常挨打,我很難過。我常懷疑父母到底是愛我,還是愛我的成績?」

很多父母覺得我辛苦工作,讓你吃好的、用好的,當然是很愛你啊?但是,孩子有沒有感受到「愛」呢?這才是重點。我知道有父母會覺得委屈,我為你們任勞任怨,你卻認為父母不愛你,這不是沒天良、不知感恩嗎?但物質真的無法帶來愛的感覺,專注的陪伴與接納才能。

老師又舉了一個神奇的例子來說明「存有」與「求生存」有何不同?假設山洞裡有對相愛的男女,只是坐在一起、搭著肩,眼神交流,就有愛的流動和連結,這就是一種「存有」(being)的狀態,感受到大我的存在,感受到價值和自由。可是山洞外輪番來了野獸、敵人要入侵,男人用盡了心力去抵抗,進入「求生存」的狀態,雖然內心還是愛著女人,但兩人沒有專注的互動,沒有了心的連結,愛的感受就消失了。(第三次上阿建老師的工作坊,重聽這個故事,原來這對男女也可以隱喻自己和自己的內在。)

許多人長期處於「求生存」的狀態,沒有機會自我覺查,與自己沒有連結。親人之間也是求生存的狀態,沒有內在的連結以及專注的陪伴和互動。兩者都會造成沒有「存有感」。這可以解釋何以有些孩子沈迷電動無法自拔,也可以解釋上述兩位傑出女性何以沒有幸福感。(以上例子書中有更詳盡的分析)

薩提爾的求生存模式包括:指責、討好、打岔、超理智。這在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一書有較詳盡的說明。

老師在談冰山之渴望一書中用了76頁來描述他的生命故事。在現場他講出了許多書中沒有描寫的場景。重申十歲以前的幸福家庭經驗成為他內在的資源,所以在二十餘年的失落、叛逆與動盪後,學習薩提爾而翻轉了自己、家人和他人的人生。他讚嘆父親總能反覆的表達:「你是我兒子,老子當然愛你。」不論當時兒子的言行有多麼忤逆父親。在他父親的葬禮上四個子女各別說出感受到父愛的最難忘時刻。妹妹儀停分享的是有一次與父親在河堤散步,父親溫暖的手緊握住儀婷冰冷的小手,拉下自己的外套袖子裹住,就這樣在堤防上走過來、走過去,走了好久好久。

老師在課堂上常常提到,請你想像一個愛的畫面。我通常腦中空白,在童年回憶中來回搜尋而不可得。這是我未來的功課,有機會好好的找一找。老師說,一定有的。沒有愛,嬰兒沒有辦法長大。書中有列出科學實驗為證。

他也提到最近與他母親聊天,談母親的童年。他母親只記得永遠背著弟弟或妹妹上山撿柴,有時候累的在山上睡著了,謊稱身體不舒服,所以才撿的少。童年的她,只想趕快逃離這個家。所以19歲,嫁給了大他二十幾歲的老兵。這可以解釋,他母親永遠都在打岔的狀態,與丈夫、孩子都沒有專注的互動和連結。這是薩提爾的另一個工具,畫「家庭圖」。假如我們可以與父母的童年對話,我相信我們會憐惜那個受苦的父母,自然比較有機會與父母和解。我還沒有學到家庭圖,以上是我的想像與推測。

現場有些年輕人,老師特地說:假如你們對父母的言行感到生氣,你可以生氣,你不必自責。但是父母通常已經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了。你們可以生氣,不過不要對父母做出非常無禮的事情。

觀眾提問一:老師常提到遇見托勒以後,內在變得穩定。請問那是什麼經驗?時間有限,老師簡要的說明:「當時我有時覺得胸口有一股悶氣,我就專注的與它在一起,它就消失了。可是可能眼睛張開,就又回來了。有機會我就反覆的練習,單純的做這個最基本的練習,練了一年多,那股悶氣就沒有再出現過了。」我覺得這與老師上課時常提到的三A:aware, acknowlege, allow有點類似。譬如:我「覺知」我有憤怒,我「承認」我憤怒,我「允許」我憤怒。過程中,停頓,作幾次深呼吸。經過這個程序,情緒就自然的轉化了。

觀眾提問二:有次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孩出門,女兒在圖書館非常吵鬧,我覺得很生氣,把他們帶離現場。女兒哭著要我抱她,但是我感覺需要照顧我的生氣,我沒有辦法抱她。我處理完情緒以後,才抱她、安撫她。回家以後,我跟她解釋:剛才媽媽因為生氣、心口不舒服,所以沒有辦法馬上抱你。我希望你了解,你可以原諒媽媽嗎?這位媽媽要問的是:「老師,我這樣做正確嗎?會不會對女兒不好。」老師回答:「你做的很好呀!這樣做沒有問題。」媽媽說:其實孩子比我更早就氣消了。老師問:你有自責嗎?媽媽說:沒有。老師說:那很好。

一開始這位媽媽說到:「女兒吵鬧,我覺得很生氣」時,老師插嘴說:「你也可以這樣表達:我選擇了生氣」。因為不是工作坊,老師點到為止,我猜這位媽媽沒有體會老師的用意。老師的意思應該是:「你也可以選擇不生氣。假如你是自由的。」不過忍耐不生氣,並沒有解決問題。若是用薩提爾對話,我猜老師會問這位媽媽:「某某啊,你是因為小孩哭鬧而生氣?還是因為感到沒面子而生氣呢?」「除了生女兒的氣,你還有氣別人嗎?有氣自己嗎?」「你小時候有過類似的情況,讓你這麼生氣嗎?」大概這幾句話,就可以問出來過去有過什麼事件,讓她生氣,但被隱藏在她的痛苦之身。當女兒哭鬧時,觸及了過去的痛苦之身,所以產生了這麼大的反應。假如能解這個心結,女兒哭鬧,她可以選擇不生氣,或者說就不會過度反應而生氣了。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參加新書發表會,一方面來捧場,一方面來見習。沒有想到上了一堂很寶貴的課,對本書有了更深的體會。越來越覺得老師彷彿是開悟的人,說出來的都是至情至性之語。所以我報名了老師的52週薩提爾對話實踐。每週聽老師講話20分鐘,持續學習。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目前優惠中。

5 則留言:

  1. 很感動!半個月前已買了冰山上下冊,要好好讀,好好照顧自己,聯結!

    回覆刪除
  2. 謝謝畢醫師為崇健老師寫的發表會的感動文。有一種溫暖的,純粹的,目前人缺乏的,與自己的內在情感連結,因為無法連結自己,當然無法連結別人。畢醫師,妳像一位慈祥的奶奶,給予人世間極大的溫柔。謝謝妳。

    回覆刪除
  3. 畢醫師您好:
    在閱讀崇建老師的書之前,就先閱讀到您的推薦序,很喜歡您的描述,非常有畫面,也讓我重溫一次兩年半年前參加崇建老師工作坊時的感動。😊
    新書發表會當晚我也有參加,如果沒有記錯,我記得我大約6:50到現場,您已經在座位上(我在您的左後方),專注的在閱讀。
    後來阿建老師到場與您互動及介紹,我才知道原來您就是把推薦序寫得好有畫面的畢醫師(拍拍手👏)。
    今天再讀您的新書發表會後心得記錄,彷彿重現當日景況,回味再三!謝謝您!

    回覆刪除
  4. 很高興能與您說說話,很溫暖。

    回覆刪除
  5. 反復看了幾遍
    太有感觸!
    謝謝畢醫師的記錄和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