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簽署善終文件與家屬共識何者重要?

 一位六十七歲的先生左腦出血性中風,左腦腫大壓迫到對側右腦,造成深度昏迷。開顱做減壓手術後仍然沒有醒來,靠著呼吸器和鼻胃管維生,已經五十天了,病情沒有好轉。一位女兒不忍父親受苦,想要帶父親回家善終,但有家屬仍抱著希望?我問:「你們期待的復原是什麼?以我復健科醫師的經驗,令尊已經是老人了(雖然你們希望他活到八、九十歲,現在太年輕),腦部復原的能力差,就算改善,還是終身依賴,沒有語言功能,這是他要的生活嗎?你們經得起十年以上的長照嗎?」也許家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死心,只有慢慢取得共識了。《二十一世紀生死課》作者分享的一個故事,頗具啟發性。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瀕臨死亡經驗:靈性充滿又療癒的過程

布魯斯.葛瑞森(Bruce Greyson)醫師在精神科實習的時候,曾經在急診處診治一位服藥自殺獲救的女學生荷莉,荷莉當時昏迷躺臥在病床,他到另外一個房間與她的室友談話。第二天,他去探視已經清醒的荷莉,荷莉說:「昨天,我就見過你了,你的領帶上有義大利麵醬的污漬,我看見你移動椅子,聽見你和我室友的對話。」荷莉所言一絲不差(包括他與她室友談話的內容)。這完全顛覆了這位從小有著科學腦,相信眼見為憑的年輕醫師,身為懷疑論者,他無法當作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他感到我們對於人類的心(mind)和腦所瞭解的真是太少了。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居家醫療(安寧)資源何處尋?

醫院是治療疾病的地方,不是死亡的地方。如果有疾病需要確立診斷,積極治療,當然要到醫院接受完整的檢查、配合專業的治療。但是假如疾病末期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老衰重症末期不想到醫院接受無治療效果的醫療介入,期待能夠在家安詳的善終。那麼事先(不是等到臨終喔)就更該先聯繫好居家醫療團隊,定期的來訪視,瞭解病人的狀況。這樣臨終就不至於慌亂送醫而受罪。臨終的病人多半預知自己時日已無多,通常只想待在家裡,親人環繞,絕對不會想待在冷冰冰、陌生,機器圍繞的病房裡。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斷食自然善終的文件簽署與錄影存證

如果有病人想要在家自主斷食(有自主意識的重症者)或者想讓無意識插管臥床者停止強制人工餵食自然往生。家屬一定會擔心法律問題。簡言之,有自主意識者可以決定自己是否接受醫療和進食,無意識者的醫療(包括人工餵食)抉擇,是由家屬、監護人或代理人代為決策,所以法律上沒有問題。但是最好完成某些意願表達的證明,以防萬一。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推薦羅志仲老師新書『和解練習』

恭喜羅老師相隔一年出版了第二本書(前者是『重啟人生的十七個練習』),書名『和解練習:給曾受家庭創傷的你』。我讀完了以後,感覺內容遠遠大於書名所標示的。首先,哪些人有家庭創傷呢?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有,因為很少父母是懂得如何當父母才成為父母的,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即使是充滿了愛,孩子也還是可能受傷害。傷害不只來自父母,還來自學校老師、同儕和社會價值觀。在成長過程,還未成熟的我們,其實多少都有很多創傷,也可以說是成長的創傷吧!這會跟著我們一輩子,所以需要和解,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與社會和解。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人生,不可思議(七十回顧)

有年輕網紅SALU邀請我用十八分鐘講「這就是我的人生」。進入我腦海的是「人生,不可思議」,這句話聽起來是讚嘆,然而不可思議的不是外人所見的那些成就,是我從那些暗黑人生中走過來了。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你是怎麼走過來的?不論求生還是求死。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是《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除了「你受了什麼苦」以外,還有很豐富的意涵:「你都經歷了什麼?」、「你是怎們走過來的?」、「你是怎麼活過來的?」除了這類的生命故事,主軸卻是有關死亡的故事:「你是怎麼死去的?」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死於安樂』讀後感,加拿大的安樂死醫師之反思

葛林是一位加拿大的女性產科醫師,由於產科經常要值夜班,步入中年的她在考慮要轉換跑道。二〇一六年加拿大安樂死解禁,她與一群志同道合者一起去荷蘭參加安樂死的國際研討會,在工作坊裡向荷蘭執行安樂死的前輩醫師們取經,然後正式開始一個全新的工作。這本書記錄她作為安樂死新手醫師前兩年所發生的總總挑戰與感動人心的經歷,她同時是加拿大安樂死評估者與提供者協會的創辦人。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電影《隔壁的房間》與瓊瑤之尊嚴死

 看完《隔壁的房間》(談地下安樂死),帶著感動與讚嘆的情緒從電影院出來,手機傳來瓊瑤「在家輕生」的消息。彷彿電影續集,有瓊瑤「雪花飄落」的影片,她告別人世所留下來的公開信。這個共時性,太神奇了,兩位主角的心境和掌握生命自主權的實踐多麼的相似。

2024年12月4日 星期三

日本納棺夫所見醫療科技造成死亡面貌之改變

 一九六○年代的幾項革命性醫療科技發明完全翻轉了人類死亡的面貌。其中包括心肺復甦術、血液透析術(洗腎)、心律調節器,緊急救護系統和加護病房的設立,人工餵食管、呼吸器長期使用於病人,還有各種器官移植的發展。這些醫療科技的進展發生在短短不到十年裡,讓醫界一度以為人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得到控制,沒有意外事故的話,人類將可以活到一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