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圳之旅的第三天我們在烏山頭水庫附近參觀,然後健行到曾文水庫。前晚住在烏山頭大飯店,次日一早就有熟悉水庫歷史的資深解說員帶領我們在園區裡參觀。他把水庫創建人八田與一的故事,說得詳盡動人,讓人肅然起敬!
八田與一於1910年畢業於東京帝大,畢業後就來到台灣參與水利工程的建設,從技工做起。跑遍了台灣勘查地形。有鑑於嘉南平原是「旱田」,也就是「看天田」,只能靠雨水灌溉,乾旱時沒有收成,水災造成農害,農民生活困苦。提出興建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的計畫。因為經費龐大,屢遭拒絕,剛好日本也鬧米荒,才得到經費動工。歷經十年的努力,於1930年完成當時東亞最大,世界第三大的「平原水庫」。水庫位在嘉南平原的烏山嶺,海拔486公尺,外型似珊瑚,故又名珊瑚潭。
整個建設包含烏山頭水庫、烏山頭水力發電廠、烏山頭風景區和密密麻麻可以環繞台灣十三圈的嘉南大圳水道。我們參觀的地方是烏山頭風景區,像一個博物館區。有日本庭園、櫻花林、紀念碑、八田與一的故居等。
二次大戰末期,八田先生於1942年被調到菲律賓工作,沒想到乘坐的船艦被美軍擊沈,56歲的八田遇難死亡,幸虧遺體被漁民發現,埋葬在目前紀念雕像所在地。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此時八田夫人外代樹在台灣已經居住28年,8個孩子都在台灣出生、長大。她收到需遣返日本的文件。留下遺書:「愛慕夫君,我願追隨去.......」縱身躍入水庫的出水口,與夫君八田同埋一塚。
下圖就是烏山頭水庫出水口,水壩的水由此流入嘉南大圳,灌溉嘉南平原,台灣從此成為農業大國。
出水口附近有個「平壓塔」的設計,得以疏散壓力,保護設施。
八田故居前的夫人雕像。抱兒倚門望夫歸!夫人是日本醫師的女兒,17歲遠嫁仍有瘧疾肆虐的台灣(原本她母親反對),28年間獨自在異鄉相夫教子,已把台灣當自己的家。收到遣返日本文件,想起先生埋骨台灣,悲從中來,趁著三個最小孩子還在睡眠中,投水自盡,隨夫而去,時年45歲,聞之讓人鼻酸。八名子女都被遣返日本。
小小的模型展示說明圳道設立了閘門,採取輪耕的方式。
可能是近年才蓋的小天壇。聽了八田夫婦可歌可泣的故事,覺得這天壇有違和感。解說員連看都不看一眼。
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之時,就已經預設將來隨著人口、建設增加,將無法提供足夠用水。因此預計曾文溪上流要再蓋一個水庫。預先開鑿貫通烏山嶺長達 3120 公尺的取水隧道,從
曾文溪上游引水到烏山頭水庫。靠近曾文水庫的進水口稱作「東口」,導往烏山頭的出水口稱為「西口」,水從西口出來後,攔壩成湖,湖底挖鑿一豎坑,讓曾文水庫的水能以 90 度角迅速導入較低海拔的烏山頭水庫集水區中,這個巧奪天工的水利工程形成獨特的「天井漩渦」景觀。這個天井直徑20公尺,洞口直徑4公尺,深20公尺。往日大量水由此輸送時,會有壯觀的漩渦。
用過午餐,我們走在隧道上方的烏山嶺水利古道(東西口越嶺步道,海拔230上升到518公尺,全長約5公里),前往曾文溪水庫的東口,曾文水庫的水由東口進入隧道。曾文水庫在1973年興建完成,又增建了另外一條隧道,才足以輸送大量的水到烏山頭水庫。
行程說明書提及這段步道風景普通,但對我們來講終身難忘。就因為這一段尚未完全修復的路段,路途驚險。由上往下看,是陡降的路段,但路面是距離不等的木樁。
每個人都持兩隻健走杖,步步警覺的看好下一步要踩那個木樁,深怕摔落山谷。木樁有個高度,更添壓力。好像踩高蹺。
有的木樁距離有點遠,我走的膽顫心驚。還一邊擔心著雙手無力的會計師沒有拿健走杖怎麼走,祈禱他安全過關。結果他走的比我們快,事後問起他怎麼辦到的,他說用「屁股功」。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他走過百岳,身經百戰,經驗老到,體力也比我們好!
我們住在水庫旁的歐都納山野度假村。走幾分鐘就到同心橋,在橋上看曾文水庫的夕陽美景。
第四天一早來到曾文水庫岸邊等著搭船。
我們包船。
船上響起「公主夜未眠」的男高音,船長說島上的住民聽到這音樂就會知道我們來了。
原來是知道音樂響起,就可飽餐一頓了!原生種野豬。
這是復育成功的成果。以前連基隆市區都一大堆。
下船後,看到水庫旁的綠地,有很大露營區。
接著驅車來到達娜伊谷的鄒族部落,欣賞歌舞表演,原住民的歌聲特別的嘹亮,有些滄桑。舞蹈則充滿著力與美。
由此我們要走長4.2公里的步道(達娜伊谷步道、里美避難古道、巨石坂古道,海拔450-1138公尺)前往里佳部落。
最後有一段路,請部落長老來解說鄒族文化和步道介紹。身上的服飾都有特殊的意義,很有特色。
晚上住宿里佳部落的「秘密遊民宿」。民宿餐廳前的烤火區,有日式禪風。
此行最可口的餐點之一,每一道都鮮美,出自兩位原住民之手。
第五天的健行路程是由塔塔加來回玉山前鋒(海拔3239公尺),來回共七公里,需5到6小時。先生在離山頂100公尺處,決定折返下山,聰明的抉擇。我則直接搭車到阿里山,保留體力。
登玉山途中的壯麗景緻。
我則到阿里山的慈雲寺去拍楓葉。
晚上住在阿里山賓館。第六天我們沿著水山線的軌道來回3公里拜訪水山巨木。據說神木不符合原住民對神的定義,巨木是新的稱呼,名符其實。
有些巨木何以未被砍伐而存活下來?正因為不是好木材,是無用之用。譬如這棵,其實是好幾株長在一起,樹幹不是完美的圓形或橢圓形,自然是不好用。
前往高鐵的路上,我們在阿里山鄉的山芙蓉茶葉餐廳享用鄒族和排灣族的無菜單料理,也是好吃的不得了。
附近小步道拍的遼闊山景。一路上坡,我又脫隊了,倚木而立、貪看美景。結束了六天充實的山海圳之旅,用腳來認識台灣。謝謝丘山行的規劃,專業的領隊和導覽老師。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