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生死兩端的擺渡者(無憾的道別序文)

安寧心理師是「生死兩端的擺渡者」。在生之此岸要過渡到死之彼岸的這段歷程中,盡我所能地讓「逝者善終,彼此善別,留者善生」。作者這句話讓我肅然起敬。


這是作者王映之(護理和心理雙碩士)給自己的定位,多麼神聖的工作,需要具備非常專業的訓練、足夠的臨床經驗,更需要的是一顆善感、敏銳又慈悲的心。

一個個安寧病房現場的感人故事,上演著死亡的戲碼,作者從心理師的角度敏銳的看出病人和家屬的內心世界有著需要化解的人際關係障礙,還有需要被看見和撫慰的悲傷。首先要能看見,或者讓當事人覺察,然後靠著專業的引導,才能和解,生死兩無憾;才能讓悲傷受到同理,化悲傷為愛、為祝福!


看著每個故事的發展,總覺得處處是僵局,人性就是這樣,每個人有著自己的創傷、過不了的坎,因此明明是相愛的人,到了面對死亡的最後時刻,仍然互相誤會、互相傷害著。心理師出現,經過一段陪伴、對話,找到癥結,劇情就峰迴路轉,有了圓滿的結局。這個過程讓人讚嘆,非常具有啟發性。


死亡離我們很遠嗎?可能很遙遠,卻也可能隨時會遇到。無論如何,沒有一個人躲得掉。因此如何面對死亡,是人生必修的課程。在自認為死亡還很遙遠的時候,就要學習了。否則無常來臨,會措手不急,留下遺憾。帶著死亡的覺知而活,可以讓生命更有意義。平常就預備足夠的死亡識能,需要的時候可以有最好的安排,最圓滿的結局。所以即使尚未面臨死亡議題,這本書的閱讀,可以提高讀者的死亡識能。


人生最大的困境、最大的傷害都源自人際關係,而其中又以親密家人之間最為糾結,最為難解。書中有許多例子,作者協助家人在臨終現場和解、互相道愛,過程曲折引人,她的功力與用心令人折服。臨終前和解是一種圓滿。但是一定要等到人生最後的時刻嗎?作者舉的許多例子,一定有讓讀者產生共鳴的,那麼何不及早和解?與家人和解,與自己和解,讓人生的崎嶇路變得平坦,讓家人互相看見愛,讓愛流動。最重要的功夫,就是自我覺察,學習向內看見,看見自己表面的情緒底下,其實是有什麼期待?一定有愛的渴望。然後冷靜的覺察對方在表面的行為底下,是有什麼情緒?有何期待?一定也有對愛的渴望。互相探索冰山底下內在的期待與渴望,和解就有機會,其實一切都是為了愛。


書中也援引了幾個豁達面對死亡的案例,他們熱愛生命與家人,成為值得學習的榜樣。


最後作者提到善終的規劃,主張善終和善生是同義詞。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如果能夠珍惜這段靈性充滿的最後時光,這是善生。能夠生死兩無憾,對遺族而言,未來也能繼續善生,不會被卡住。


本書的故事以安寧病房的癌末病患為主。在死亡現場還包括老衰、重症、慢性退化疾病和無效醫療所留下的插管臥床者等等。以我個人的經驗,感受到善終的規劃可以包括下列幾個步驟:

第一步是面對死亡、瞭解死亡。市面上有許多相關書籍與課程,也有探討死亡議題的戲劇、電影或電視節目,可供參考學習。解除死亡的禁忌和刻板印象,充實相關的知識,才能坦然無懼面對死亡。


第二步是用開闊的心胸和親近的家人討論死亡,瞭解大家對死亡的看法,告知家人無常來臨時,自己有何選擇,希望以什麼方式善終。


第三步可以和家人一起去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把自己的選擇註記在健保卡上。由於已經和家人討論過,自己的決定就可以受到尊重。否則事到臨頭,若有家人不願意放手,聲稱要「救到底」,甚至威脅要告醫師,醫師極可能被迫聽那位家人的意見。就算醫師有法律依據,家屬不會告贏,但沒有醫師願意面對惱人的訴訟。台灣非理性的醫療訴訟是醫師最大的惡夢。


第四步是碰到攸關生死的疾病時,由於已經有過充分的準備,全家人可以冷靜討論、徵詢第二意見,避免因無效醫療而留下長久的遺憾和沈重的負擔。


第五步是不幸已經造成時,該如何亡羊補牢,避免痛苦無限的延長。確認病情無法復原時,撤除呼吸器、鼻胃管等延長死亡的維生系統,允許自然死亡(allow natural death)是唯一解套的方式。


閱讀此書,並作深度的思考,就是為善終做準備的第一步,與家人分享書中的內容並交換意見,就是第二步。接下來一起去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特別門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註記在健保卡上就完成了第三步。這樣當無常來臨時,可以冷靜的作抉擇,保有自主權,確保善終權。


死亡是人生必經的,死亡本身並不可怕,是「怕死」、「忌諱談死亡」,阻礙了善終的可能性。閱讀本書就是開始了面對死亡的第一步。



2 則留言:

  1. 我因爲很關注善終議題,2020年5月找到‘送母遠行’這篇文章後,我就一直是阿畢的天空部落格忠實讀者。阿畢出的兩本書都買了,看紙本更多內容,真的很感動也很感謝。雖然很多年前我就會找機會傳達給我的孩子我對善終的看法與打算,但也許有的狀況是無法如願的。看了斷食善終後,感覺更安心。阿畢真的是人間菩薩。最後祈願安樂死立法可早日通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請晚輩有機會也看看這方面書籍,潛移默化。不過年輕一輩比我們容易接受新觀念。家中有談論生死的文化,對大家都好。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