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老人才會生病,但是家中有老人,一定要更早儲備死亡的識能,瞭解老人家若發生各種狀況時,可以如何抉擇,如何尋求協助。這位媳婦平常就在追蹤這方面的訊息和知識,並且利用假日聽了三個小時的演講。沒有想到次日就派上用場。以下是媳婦的分享,照片是九十三歲的婆婆往生前數週與孝順兒子的合影,看起來還神采奕奕呢!
畢醫師好!我在5/17日於桃園市平鎮區圖書館聽台灣在宅善終協會公益演講(三小時)。當天就詢問「仁仁居家護理所」的工作人員,我們住龍潭,可有居家護理所。他們介紹我可以找「采澄居家護理所」。
沒有想到5/18日早上,我就面臨婆婆的狀況。婆婆今年93歲 ,已失智近20年。2019年送日照中心照護,2025年年初,婆婆體能開始退化,已跌倒4次,慶幸沒有骨折,我們也開始備輪椅給她使用。
以下的文字是我在她開始卧床後的記錄。
5/18 一早7點如常到阿太(客語的曾祖母)的房間倒便盆椅的尿,一開門看到阿太倒在床邊,叫她眼睛會打開。我跟先生討論現在急診室待轉病房時間約要7~10天,阿太如在院我們要在急診等待,她很辛苦!我們也很累!先在床上休息一下再視狀況決定。我聯絡了采澄居家護理所,她們答應第二天就會來探視。
中午慢慢牽她下樓,還吃了一些食物,下午呈現昏睡狀況。
我將樓下的書房清空,聯絡了慈濟師兄當天送來二手電動病床+氣墊床。
晚上我煮了蒸蛋、絲瓜,她吃了半碗飯,在沙發上又昏睡,半哄半說服她睡電動病床。
5/19 一早她吃了蛋,幾片地瓜,9點多走路歪歪斜斜上了廁所。我連絡了居家護理師來看,居家護理師說阿太狀況不好。
下午,阿太醒著,我請長期幫阿太剪頭髮的理髮師來幫阿太剪了一頭利落清爽的頭髮,剪好跟大姑二人架著阿太至浴室洗澡。晚上就進入阿太的不吃不喝昏睡期。
5/20到6/4 阿太每天還有換尿布3~4條,每件都是滿滿的尿量,但是神奇的事發生了,本來右腳的水腫消失了,肚子也瘦了。
5/22日發覺她的左側肢體癱瘓,沒有送醫,就這樣陪伴著她。
期間子女、孫子、外孫女、曾孫女、外曾孫,都回家陪伴,說著與阿太相處時光中趣事,向阿太道謝、道愛、道別。隨時有空的人就回家看看阿太,說說話、按摩她。 她一直在家人的說話聲中沉睡,偶而清醒,也會以語言,手勢,點頭,搖頭表達她的意思。
這期間阿太有時會躁動,居家護理師醫師協助開立處方簽,阿太貼了嗎啡貼片,她進入深睡期。先生每天就在旁陪睡,看著阿太。
6/3居家護理師到宅訪視,幫她洗完頭,阿太舒服了。每天的口腔清潔,腳部以精油加嬰兒凡士林按摩。我跟大姑二人晚上的擦澡,觀察皮膚是否有壓瘡,確實做到。
每天早上我都要煮5個水煮蛋,一早無意識的拿了5個蛋要煮,才發覺只要4顆就好。洗米煮飯總算著要煮幾杯米?量好後才發現量多了,阿太不吃了。煮菜總要多煮一點,阿太要吃多一點,現在在學著三人吃飯要煮多少菜。晚上要睡前拿將衣服拿去洗衣機洗,接著要鎖門,關瓦斯,在做動作時才覺得門只要拴上就好無需上鎖了。 內部的大鐵門原担心阿太黃昏症候群發作時,她會自己開門外出,使用搖控上鎖,阿太已不會外出,無需用搖控鎖了。
每天的8點、4點是阿太上下課日照中心時間,現在無法去了,時間空下來了。有空的時間,就看看這十年間帶阿太外出旅遊的照片,我們無憾了。最後一哩路,在家陪她走完。
我在畢醫師出書,推斷食善終時,就開始關注這個觀念,平日也與先生、大姑分享這個觀念,所以當婆婆面對生命終點時,大家有共識,不要無效醫療,在家善終。
但居家護理師在後期,請我們不要說斷食,我說我了解,是婆婆生命要善終時,身體開始不吃不喝,婆婆足足18天沒有喝水、飲食,離世時,身體輕安自在。
註:
1.這也是不吃不喝睡睡走的例子。
2.這位阿太失智二十年,還會自行行走,相當特別。輕度失智,沒有明顯惡化。
3.最後幾天左側癱瘓,也許合併腦中風,但無關緊要,不必送醫折騰。
4.為什麼居家護理師吩咐不要說「斷食」這是因為安寧緩和醫學會公開聲明反對「斷食善終」,所以大家有默契不要使用這個名詞。我們統一說是「在宅自然善終」。不論是重度癱瘓者自主斷食不吃不喝,或者是老衰重症者末期自然吃不下、喝不下,基本上其過程就是一種自然死亡。死亡診斷書上也是註明自然死亡。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