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想要討論三個議題:1)假如病人昏迷、重度失智、老衰、疾病末期無法飲食,病情不可能復原者,家屬要懂得拒絕讓病人插鼻胃管,那麼請要求點滴也不要。2)練習看彌留狀態的生理指數。3)彌留狀態者,家屬好好說話,推他一把,他就能放心、放手離去喔!下圖是正常人的樣版生命指數。重症住院的病人,病床旁邊常常有個生理監測器,上面有心電圖(EEG,心跳率)、呼吸曲線(RESP,呼吸率)、血氧濃度(SpO2)和血壓(BP)。
有位72歲男性病人腦中風失能十年,最近幾個月反覆感染住院,三天前因為發燒、昏迷送醫,醫師要求插鼻胃管。因為病人意識清楚時與家屬已經建立共識,拒絕插管延長臥床的日子。
兒子傳來父親昏迷在床,臉上罩著氧氣罩的照片,表示父親三天沒有進食,但還在打點滴。每次探視都覺得父親看起來很不舒服,他很不忍心,問我有什麼辦法幫助父親。
我說:最有效的方法是帶回家,不必氧氣(帶著面罩很不舒服),也不要點滴。這樣很快就可以安詳自然離開。
兒子回答:家裡很小,租來的,沒有辦法。
我說:試試看是否能轉安寧。好好跟醫師要求停掉點滴。醫師可以接受不插鼻胃管,表示有讓病人自然離開的準備,打點滴只是延長死亡時間,每天200毫升的水分,有人可能被延長一個月,若是每天500毫升則有病人被拖延兩個月。另外一個方法是,探視父親時告訴他:天上是個好地方,不要害怕。道謝、道愛,請他放下,不用牽掛,不要硬撐,跟著神佛去天上與逝去的家人團圓。
沒想到當天晚上,我收到兒子的訊息:畢醫師,我今天下午六點去探視父親,跟他好好說話,請他放下。三個小時以後,父親安詳的走了。
此事,讓我們兩人都印象深刻。我遇見這類的情況,很多次了。
我回頭審視他傳給我的病人生理指數,發現其實已經露出端倪。不過當時,我不敢貿然判斷病人還會撐多久,這種生理指數情況,有可能幾個小時、也有可能幾天才會離開。
圖二是病人往生前一天的生理指數:心跳率118/分(太快,正常76左右),血氧78%(偏低,正常99%),呼吸率38/分(太快,正常15次左右)。血壓85/52(偏低,正常130/70左右)。
血壓偏低表示心臟收縮能力弱,每次心臟收縮打出來的血液量少,所以每分鐘要多跳幾次,就造成心跳速率變快。越靠近死亡,心臟連這種代償能力都沒有,心跳變慢,那就快要離開了。
呼吸頻率變快,38/分,表示呼吸效率也不好(且幅度高高低低),所以每分鐘呼吸次數增加,外觀就是會覺得病人喘,我都形容這是呼吸淺所以快,接納就好。真的很難受,通常會給嗎啡,嗎啡讓人舒適、昏睡,其實同時抑制呼吸,病人會走的更快。呼吸次數增加,也是一種代償,最後連代償能力都沒有,漸漸變慢,就完全停止了。
呼吸功能和心臟功能都下降,所以血中氧氣的濃度就會降低。
總結這個生理指數:病人的心臟和肺臟功能都明顯衰竭中,是彌留狀態病人常見的現象。
註:
一、若病人無復原可能,家屬要懂得堅持拒絕鼻胃管,才能順其自然。但請記得連點滴都不要打,點滴造成身體負荷且延長死亡時間。不論是拒絕鼻胃管或者是點滴,都可能遭到拒絕。所以要多學習醫學常識,有了底氣,才有跟醫護討論的空間。醫師拒絕停掉兩者的原因,可能包括怕病人脫水,其實所有的自然死亡都是臨終脫水,這樣病人才舒服。目前許多在醫院死亡的病人都有嚴重水腫的現象,就是病人已經沒有將水分排除的功能,而醫師給了太多牛奶和點滴所造成的。另外一個拒絕的理由可能是說沒有點滴或鼻胃管無法給藥,這點可以要求改用其他方式給藥,最重要的事實是其實許多藥物是不必要的。
二、彌留階段的病人,據說他們的靈魂跨越在陰間與陽間徘徊,有時候因為圓滿了心願、見到了想見的人、有人好好提醒他,他就放下跟著神佛和光去天上了。這點是古今中外常見的事情。
三、鼻胃管是設計給早產兒、中風、手術病人暫時使用的。如果意識清楚者,因為特殊疾病或失能而終身需要人工餵食,那應該要使用胃造口,可以避免許多鼻胃管的缺點。台灣目前對於昏迷、嚴重失智、老衰等末期的病人給予鼻胃管,造成病人無法自然死亡,而終身插管臥床的慘狀,不但病人受苦,家屬受累,還造成醫療的浪費。非常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來避免這種現象,已經無意識插管臥床的病人,家屬有法律依據可以停止強制人工餵食,以還給病人自然死亡權。(請參考拙作『如何好好告別生命』)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