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美國女探險家Mary Schaffer與日治下的台灣

你曾經對一本書「一見鍾情」嗎?在加拿大洛磯山脈班夫(Banff)鎮上的紀念品店,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面眼睛一亮,古典的設計,有地圖,有郵票,有原住民,應與歷史、旅遊有關!標題是:「一位熱愛異國探險的女性」,翻開內頁,有繪畫、有攝影、有洛磯山脈、有台灣,真是挖到寶了呀!該書介紹Mary Schaffer (1861-1939 )的傳奇人生,收錄她在洛磯山脈、日本和台灣拍攝的手繪幻燈片(hand-colored lantern slides) 。


Mary Schaffer 於1861年在美國費城出生,由於家中是Quaker教派信徒,她有別於當時的女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經常跟隨父親到戶外活動。她從小跟著喜愛大自然的爸爸到處健行,認識花草、動物和岩石。十四歲時就搭火車橫貫美國,拜訪了剛成立四年的黃石公園(美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遠抵西部的洛杉磯。


她精於繪畫,尤其喜愛採集和描繪大自然裡的各種奇花異草。



Mary在28歲(1889年)的時候嫁給比她年長24歲的Charles Shaffer,Charles是一位醫師,同時也是業餘的自然史研究者。他教導Mary攝影,鼓勵她繼續採集、描繪野地植物,幫她出版書籍。並且帶她到加拿大洛磯山脈旅行。

實用的攝影術在1839年發明,這是Mary在二十世紀初所使用的相機。機身構造複雜、體積龐大,難以想像她如何在異鄉的山之顛、水之涯操作。


1849年,費城的一對兄弟(William and Frederick Langenheim)發明了幻燈機(Magic-Lantern slide projector),燈光透過底片,放大的影像投影在牆上,許多人可以同時觀看。剛開始只能呈現黑白的影像。


1850年左右,歐美開始流行在黑白底片塗上薄薄的一層透明顏料(水彩或油畫),稱為手繪彩色幻燈片。(柯達的彩色幻燈片到1930年才普及上市。)下圖左邊是黑白底片原稿,另有兩種不同版本的手繪彩色幻燈底片。才幾公分大小的底片,她能描繪的這麼細膩而逼真,真是好功夫呀!


Mary在洛磯山脈認識的原住民家庭,黑白與彩色對照一下。原住民的膚色,描繪的真是精準呀!



洛磯山脈的風景照,手繪的居然像彩色底片拍的一樣真實呀!她的記憶力好的記得岩石的顏色?還是她想像力超豐富,能配出這麼和諧而自然的色彩?


Mary為什麼這麼關注原住民呢?其實有很深的淵源。她在四歲的時候,偷聽到去美國西部打仗的表哥與父母的談話,表哥提到軍隊在與印地安人的征戰中,美軍曾經殺光整個村莊的原住民。後來目睹一位因為母親掩護而存活的嬰兒,天真無邪的雙眼從母親的屍體下窺視著外面。從此Mary的腦中無法抹去這個殘酷的畫面,因而對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有強烈的同情和關懷。不管去加州、洛磯山脈、日本還是台灣,她都一定要去拜訪原住民,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介紹給西方世界。她算是很早就開始同情原住民,擔心原住民文化會消失的西方人。


1889年Mary與丈夫第一次到洛磯山脈旅遊,剛開始是搭火車、住旅館。後來為了研究自然、探索未開發之地,而需要登山、露營。她這樣描述登山的辛苦:「誰喜歡一路上,心臟幾乎要從嘴巴理跳出來的感覺。」在那個時代,沒有輕便的服裝和器材,更是吃足了苦頭。然而為了親近山,她幾乎每年都到這裡來,1903年她的先生過世後,她為了完成先生的遺願,仍然與女伴同行,到洛磯山脈繼續她的研究與探索。洛磯山脈最大的湖泊Maligne Lake,就是她依據原住民朋友提供的簡略地圖,和當地導遊歷經千辛萬苦發掘的。後來也是經由她的爭取,才劃入Jasper國家公園。



一個夏天所穿壞的鞋子。


Mary是一位攝影家、藝術家、植物與地理學家、作家,同時也是一位演說家,她經常到各地對專家及民眾演講,介紹她在世界各地所見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甚至到英國去勞軍,透過手繪的幻燈片介紹人文、地理,感動了無數在醫院中療病的傷兵。



露薏絲湖,古今比一比。



有十個山峰的Moraine Lake。



1908年她受日本政府之邀請,到日本訪問。除了參觀著名景點以外,她特地到北海道拜訪原住民愛奴人。下圖是日光某神社。


愛奴人的成年男子留著大鬍子,女人的口唇外圍則有刺青。


因為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她順道來台訪問兩個星期。這是當時的地圖,台灣西部的交通已經很便利。


在1908年,不懂日文也不懂中文的四位白人女性在台灣旅遊,實在是非常稀奇的事情,還好有留學過哈佛大學的日本學者與在台日本人當導遊,她從北到南,從西到東都遊歷了。下圖拍攝於新店附近的泰雅族村莊。


下圖是台北的某個舊城門。台灣建築尖尖的屋簷,對她而言非常新鮮。她提到台灣的城市裡日本女人上街都走路或搭汽車;台灣女人上街則坐轎子,因為她們的腳嚴重變形(纏足),走路很不方便。但是不論是日本或者台灣的小孩,都有正常的雙腳,在街頭嬉戲。1949年大陸撤退來台的時候,來了很多纏足的婦女,台灣人看了嘖嘖稱奇。可見台灣比大陸更早就廢除了纏足的陋習。(大陸在1919年五四運動後廢除纏足)


書中還提到台北有整齊寬闊的道路、各種優良的公共建築和學校。稱讚日本是一個了不起的殖民國,竟然把殖民地的環境衛生治理的比母國還好。我覺得不可思議,特地將原文抄下來:Taihoku  proved a most interesting city, with her wide, well-paved streets, the now useless walls having been torn down and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good roads; while the governor's palace, fine public buildings and mumerous public schools, proved a splendid example of Japan as a colonizer, and was a marvolous contrast to the mother country, who has much to eradicate before she can compare in sanitary conditions to her young child.

她從基隆上岸,也去了高雄,那時叫打狗(Takow)。


水牛犁田,好熟悉的畫面啊!


這種斗笠真是新鮮啊!那時候,生產的一定是無毒米嘍!


她拜訪了北部、中部、南部的泰雅族,還有東部的阿美族。我從來不知道泰雅族曾經像其他洲的原住民這樣,用棍子穿過耳垂,慢慢把耳洞撐的比雞蛋還大。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Austronesian group,特徵是住在架高的屋子裡以避免濕氣、昆蟲和蛇。有嚼檳榔習慣(原來如此啊!),善於編織竹子和籐,以打獵和捕魚為生。


她在原住民村落小徑上碰到這位背著小孩的泰雅族婦女,喜出望外。這位婦女大方的擺姿勢讓她拍照,我覺得真像是台灣原住民版的「聖母子」,美麗、神聖、尊貴。


南部泰雅族的小孩。原住民女孩子的頂上功夫總是了不得,到非洲也看到這種光景。


書中出現這幅照片:「獵首後的祝盃」,並對於台灣原住民的獵人頭(出草)風俗做了介紹。1908年,日治已經進入第19年,台灣原住民還有獵人頭的習俗嗎?Mary真的遇見這種場合,而拍攝了這張照片嗎?應該不會是她買了在台日本人或台灣人拍的底片回去上色吧?


目前中文網路上有關原住民出草的文章,都使用這張黑白照片,但未註名攝影者。原住民何時完全停止獵人頭的習俗呢?我們對台灣的歷史所知真是有限啊!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白人女性,比台灣人還要關心台灣原住民,擔心原住民文化消失(當時台灣有23族,現在剩下13族),真是不可思議的奇女子!


Mary在1911年搬到班夫,1915年嫁給她在洛磯山脈的導遊,她先生後來開了旅遊公司。1939年她過世前,都住在班夫,在當地非常活躍。


她的許多遺物和幻燈片都被收藏在Whyte museum中,下次到班夫,一定要去參觀。


6 則留言:

  1. 了不起的女性!!! E. YU

    回覆刪除
  2. 泰雅族穿過耳洞的是竹管,裡面放種子,部落隨耕地、獵場遷移時,可確保種子來源,並且具有裝飾效果。並不會讓耳洞繼續擴大

    回覆刪除
  3. 謝謝你的記錄及描述,受益匪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