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關「學習的機會之窗」這篇(第一章)。他舉兩個例子,有位六歲的女孩長期被鎖在衣櫃中,被救出來後,她完全不會講話,顯然之前她沒有機會接觸外人,沒有語言的刺激。但是她與人接觸以後,很快的知道當別人對她說「嗨」的時候,她要回應「嗨」,也很快得知每天喝的白色液體叫做「牛奶」。她像一塊海綿一樣很快的學會了各種詞彙和與人溝通的訣竅。
另一個男孩在12歲以前獨自生活在森林裡,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就算是語言學家花了五年的時間教導他,他卻一直學不會基本的語言功能。因為12歲以前,我們的腦部大部分發育完成,要重新建立一個網路體系並不容易,目前學者專家認為6到12歲是人類最重要的學習機會之窗。
我們經常聽說有父母帶著年幼的孩子到異國工作或者留學,結果沒有幾個月小孩已經可以流利、字正腔圓的使用該國語言,而父母卻還有嚴重的語言障礙。
有一位鑽研阿拉伯音樂的學者,帶著成年的女兒到餐廳用餐,一進門就立刻分辨出一首阿拉伯音樂,這位父親卻沒有聽出來。他的推論是女兒從小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接觸了阿拉伯音樂,因此敏感度比他還高。所以他說假如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能夠深刻體會古典音樂、歌劇的美,從小就讓他們接觸,不要只放兒歌給孩子聽。
有位父親為了證明不是只有男人才可能當上「棋王」,他在兩位女兒四歲的時候開始訓練她們下西洋棋,後來事實證明女性也可以當上棋王。除了父親是訓練高手以外,四歲就開始訓練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不只是下棋,閱讀、音樂、美術、運動都有這種現象,越小開始學,學的越快、越像、越好。回頭想起來,我們以前上國中(滿12歲)才開始認識ABC,學第二語言,難怪學的辛苦,字不正、腔不圓,常常講出用中文思考再翻譯成英文的中式英語。
九年國教的目的,應該就是希望孩子在12歲以前不要只把重心放在學校的課業上,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從事運動、閱讀課外書、接觸音樂美術,培養一個有多方面興趣,有自信,能自己分配時間,對自己負責的成熟孩子。看到很多父母,從幼稚園就開始讓小孩補習,為了投考有名的私立小學。小學繼續補習,以考上有名的中學。資質好的小孩也許OK(但是還是犧牲了學習其他事物的機會),很多小孩可能因此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養成大人壓迫才應付的被動心態。很少接觸功課以外的事物,不懂得怎麼怡情養性,依賴看電視、打電動來抒解壓力。假如會讀書,但不會生活,豈不是很可惜!
這麼感慨,一部份其實因為自己是過來人。我在小學以前,喜歡美術之外,非常喜歡閱讀。上中學以後,為了學業,整整六年沒有接觸課外讀物,也很少看電影、聽音樂。剛上大學的時候,壓力非常大,覺得和同學比起來自己的生活閱歷非常狹隘。大學七年學業很忙,除了打網球、參加美術社,還是以功課為重。一直到當住院醫師以後,才重拾閱讀的樂趣,到35歲第一次出國進修以後才開始定期旅行、參觀美術館。現在的生活還算多采多姿,不過內心深處非常瞭解,當初為了拼學業失去很多很多。應該不用那麼拼的,或者說有很多事情不該因功課而忽略的!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