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秘密花園裡的魔術

陳先生三十五歲,六年前因為車禍造成四肢癱瘓,在家中足足躺了四年。吃飯、洗身、大小便都在那張床上,兩年前到大陸接受針灸以及運動治療,目前已經可以扶著助行器緩慢步行。病房迴診前住院醫師報告這個個案的病史後,問我:「針灸真的這麼神奇嗎?」
The first steps, by Millet(米勒,發音為米葉), 1858  (速寫)

我告訴他們兩個故事。在電影「秘密花園」裡,七歲小男孩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房間以及床。因為他的父親及女管家誤信他得了嚴重的疾病,沒有一般人的抵抗力,不能接觸陽光、細菌。因此他被嚴密的保護著,沒有見過陽光、白雲、小鳥與樹木,沒有歡笑、歌唱,也不會走路,只會在床上揮舞者手腳大哭大鬧。

十歲的女主角偷偷的用輪椅推著男孩到秘密花園裡,玩著孩童們該玩的遊戲。他在他們的秘密花園裡踏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戲的結尾是小男孩滿臉歡笑奔向驚喜萬分的父親懷抱裡。
米葉作,素描
另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數年前,報載大陸某頭皮針名醫可以讓癱瘓者當場站立行走。為了一探究竟,我觀摩了現場表演。他果然讓一位中風臥床兩週的太太,中風以來首度站了起來,並走了幾步。現場響起如雷的掌聲,鎂光燈閃個不停。我則發出了會心的一笑。

原來這位大師很懂得選擇適當的個案,這位太太的中風沒有造成完全型癱瘓,她偏癱的肢體還有五六成的肌力,只是中風以來每天都躺在床上吃藥、打針,她並不知道無力的肢體還殘留多少潛能。這位大師也懂得人體力學,把患者擺在適當的姿勢後,雖然只用一隻指頭幫忙,卻是幫在最重要的時刻與最正確的身體部位。現場的氣氛,帶給患者信心。她果然不負所望,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輪椅上站起來行走,造就了大師更響亮的名聲。
米葉作,粉彩畫
言歸正傳,我們一行人來到病房訪視陳先生。我問他:「就算是四肢完全癱瘓,也可以坐著吃飯、與家人交談、看電視。你剛受傷那四年為什麼完全躺著沒有起來過呢?」他的回答真乾脆:「我那時候根本不想活,我幹嘛坐起來?」我心裡想:他那帶著一個嬰兒的太太,真勇敢也真能幹,能把一個不想活、不活動的人,照顧的沒有關節變形,也沒有褥瘡。

「那你什麼時候開始想活了呢?」「兩年多前我到了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接受開導,才找到生存的意義。在那裡開始接受復健訓練,才知道我是不完全損傷,肢體還有動作,學會了很多活動。後來到過大陸接受針灸及運動治療,也在台灣接受復健治療,慢慢的進步到可以站、可以走。現在回想起來,躺在床上那幾年真是浪費生命!」

他受傷時仍在強褓的大孩子已經七歲,老二則是正在蹣跚學步的周歲小娃。有什麼醫療真的這麼神奇嗎?我告訴住院醫師,這個戲劇化的進步源自於更具魔力的「意志力」。
梵谷仿米葉之作(1890),油畫,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
註:
從本院復健科畢業的脊髓損傷病人,都會被推薦到桃園縣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http://www.scsrc.org.tw/)去接受中途之家以及職業重建訓練。醫院到底是一個受保護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能夠獨立,不表示就可以在社會上獨立。經過潛能發展中心的磨練以後,他們多數都能脫胎換骨,發現自我,融入社會。
該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的脊髓損傷社會重建機構,以免費的方式,提供脊髓損傷者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心理調適及職業重建等訓練,並輔導患者自立更生。裡面的主要工作人員,都是脊髓損傷患者。
中途之家的訓練課程包含有:體能訓練、生活自理、心理重建、社會適應訓練等。訓練時間分為二個月的頸椎班和一個月的胸腰椎班,中心提供一個完全而有效的學習環境,讓患者能學到別人的經驗及方法,進而可以把握機會建立自己的方向。
職業重建訓練每期為期一年,開設的職業種類有:文書處理、平面設計、視聽媒體、電腦維修、網頁設計、程式設計、珠寶首飾工藝、口足繪畫、廣播行銷…等。接受專長訓練後的脊髓損傷患者,中心並予以就業輔導。

4 則留言:

  1. 好喜歡這四幅畫喔! 跟這篇文章搭配得真好,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吧 也許黑白從此變彩色!

    回覆刪除
  2. 留不住的是青春, 揮不去的是記憶!

    叫妳第一名!

    回覆刪除
  3. 學長過獎了,繼續加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