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靈魂溝通師也來協助善終

《我看到的世界和你不一樣:靈魂溝通師的真情筆記》值得收藏,一本生命之書,智慧之書,破解迷信的書。家庭必備,可以跟家人輕鬆、自然談死亡與靈魂的書。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臨終的「靈性現象」與陪伴

 我的母親往生以後,三次託夢,夢境有如實境,且三次一模一樣,印象至今鮮明。有一次我演講當晚,夢到年輕的母親穿著一席白衣、灰裙,優雅坐在演講廳門口,我欣喜的推開門,她卻消失了。隔日具通靈能力的朋友來電告知,我母親有到演講現場,請朋友轉達:「她很高興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我自然是深信不疑。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臨終脫水」與「臨終溺水」

八十八歲的老太太十年前失智,四年前住進養護中心,因為容易嗆咳,很快就被插上鼻胃管。女兒形容媽媽去養護中心之前身材瘦小(因為胃口不大,吃的很少),衣服是穿XS號的。插了鼻胃管以後,越來越胖,像是臨盆的孕婦。從去年就開始要求養護中心少灌一點,對方回答不可以。最近肺炎住院一個星期往生了。往生前一天的照片看起來,肚子是鼓起來的,手腳都水腫,連乳房都脹大。葬儀社說因為太胖了,棺木必須加大,要特別訂製。至於壽衣呢?XXL還穿不下,也要另外訂做。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一行禪師《你可以不怕死》的啟發

 一行禪師是一位出生於越南但足跡遍佈全球的禪師,也是教導「正念」的著名大師,學徒滿天下。《你可以不怕死》主要的篇幅講述佛陀的真理:「人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永恆不滅的。」消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待生命。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150年前托爾斯泰筆下的死亡現場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一生有多部作品對死亡做深刻探討,新潮文庫編輯室稱《伊凡 . 伊里奇之死》是死亡文學的顛峰之作。首位華人死亡學大師傅偉勳在其代表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中用了六千多字來分析《伊凡 . 伊里奇之死》對死亡文學、存在哲學、死亡教育的啟蒙意義。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在宅善終沒有那麼難,不送醫而已」

越來越多病人家屬尋求諮詢,真的只是諮詢而已,我提供需要的訊息,家屬就可以安心陪伴,讓長輩圓滿畢業,到天上做仙了。在宅善終真的沒有那麼難,平常累積死亡識能,能夠分辨臨終狀況,不要慌亂送醫,有問題知道尋求協助,那就夠了。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臥床七年,斷食五天上天堂(談倫理與法律)

在我協助斷食善終的兩百多個案例中,將近一半,上百人,是由家屬全程陪伴照顧的。恢復固有在宅善終的傳統。家人認識臨終是什麼情況?應該如何陪伴。以後再有家人不想要在醫院死亡,想要在宅善終,家屬就沒有那麼焦慮了。但是,這樣合法嗎?法律高過一切嗎?還是法律只是最後的一道防線?倫理才是行事的依歸。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癌末治療的醫病拉扯現場

醫療崩壞不是危言聳聽,它其實是一個進行式。隨著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展,無效醫療不減反增,問題只會越來越明顯。這是一個看起來沒有壞人,大家(醫療方和病家)都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警世劇,正在台灣各個角落上演。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被「飲食迷思」所綁架的社會,停止強制灌食竟然違法?

目前我登記有案協助斷食善終或者老衰自然死亡的案例共有兩百一十五例。其中出現三例被投訴,顯示人們價值觀分歧,這些經驗彌足珍貴,值得借鏡。政府在推動在宅急性醫療,在宅善終,希望老衰重症者人生末期不要輾轉於急診、住院的無效醫療與折騰之中(同時減輕醫院的負荷,縮短急診等待時間),期待相關執行單位負責人員都能學習充分的死亡識能,才能順利推展。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回家善終的臨門一腳,勇氣。

印象中,在沒有全民健保以前,如果病人病入膏肓、無法治療,醫師都是會請家屬帶病人回家。那時候的民風也都認為人應該在家裡死亡,甚至留一口氣,壓著甦醒球(ambu bag)回家。曾經有醫師朋友父親肺癌末期,臨終一直要求回家,晚輩中有三個人是醫師,最終不敢帶病人回家,未完成病人心願。然後傷心、痛苦了半年,都笑不出來。短短三十年過去,人們集體失去了陪伴臨終病人的能力和經驗。分享一個嚴重腦出血案例,我和病人的女兒短短兩天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