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9年4月,我在醫院評鑑全院員工會議的會場越坐越冷,開始猛烈咳嗽,不得不提早離開會場。沒想到從此咳嗽如影隨形,如今邁入第十六年了。用盡各種方式,看過不少醫師,只有認命了,要學習與之共存。「醫生驚治嗽」(台語),身邊有不少慢性咳嗽的朋友,也許我的經歷可以有一點點幫忙。因咳嗽而領悟到的養生哲學,也許對一般人也能有所助益。其實大家多少都知道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重點在有沒有執行的「毅力」。
我自小就手腳冰冷,被稱為「冷底」。隨著年紀越大,越來越怕冷。中醫說是陰虛體質,四十多歲起就不吃冰了,也不喝飲料,也少吃寒性水果。四季都穿長袖、長褲、襪子,身邊也都帶著備用外套。最容易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密閉空間的冷氣,尤其是汽車。其次是用餐完畢,喉嚨受到刺激。傍晚天氣變冷,忘了添衣、忘了關窗,都是咳嗽提醒我。空氣不好、有粉塵、有油煙、胡椒、辣椒味等也會咳。天生沒有嗅覺的我,不禁覺得難道咳嗽在提醒我避開不健康的空氣?
最早得到的建議是不要吃生冷,所以我幾乎不吃水果,生菜免談(確實吃了就咳),隨身帶著熱水瓶,只喝溫水和熱湯。其次是穿暖和、戴帽子、圍巾、口罩。帶外套都記得,戴帽子不方便,圍巾、口罩常忘記。飯後咳嗽的應變之道是喝幾口溫開水,儘快刷牙,而且要用溫水。
這麼小心翼翼,還是咳。醫師朋友們紛紛提出各種可疑的診斷:過敏、胃食道逆流、氣喘、肺結核、肺癌?三個月後做了肺部核磁共振(MRI),醫師先幫我看片,見面問我:「你是做健康檢查嗎?」顯然完全正常。我覺得咳嗽跟肺部沒有關係,明明是來自喉嚨和口鼻。
既然跟喉嚨有關係,我第一個看的是耳鼻喉科醫師,檢視完說沒有鼻涕倒流,喉嚨也沒有發炎。然後加了一句:「很多更年期以後的婦女有慢性咳嗽,很難好。」真是老實,讓我好傷心。從事婦產科的先生說:「沒有發現這現象呀!」
繼續咳,去看兒子介紹的胸腔科教授,竟然開給我類固醇!我吃了兩天,症狀確實明顯改善,但我不可能一直吃類固醇呀!自動停藥,也不敢再去看診了。有段對話很有趣:「並不是說中醫都比西醫棒啊!好多病人吃麻油雞,咳得更嚴重。」我想不起來我說了什麼造成他有這種印象,不過我確實覺得西醫善於治療重病,這種亞健康的狀態,期待中醫能有所幫助。
有位熟識的中醫,每次我感冒吃他開的藥都很有效,這次慢性咳嗽沒有特別的辦法。
我的美髮師介紹了一位台中有名的中醫,生意好到蓋了新大樓。掛好號,現場找不到任何醫師身分文件。等待中,我越咳越嚴重。莫非,焦慮也是咳嗽原因之一。醫師很有江湖味,講話很海派,旁邊坐著一位華人、一位白人實習生。
把了脈,像算命師一樣開始訴說我的罪狀:「你的前腦跟人家不太一樣,是不是要管很多人?」我說:「我已經不做管理好幾年了,現在工作很輕鬆。」
「你一口飯都嚼幾下?」
「不知道。」
對著實習生說:「你看看,有人吃飯嚼幾下都不知道?」(言外之意,這種人還有救嗎?)
然後對著我說:「每一口都要嚼三百下!」(我想:完了,吃藥若無效,醫師會說就是這原因。)
「你的胃下垂,第四、第五腰椎退化,膝蓋不好。」(我確定我膝蓋很好)
我插嘴說:「我是因為慢性咳嗽來看病的。」
「你就是急性子,作學生就急、當媽媽也急、工作還是急!」
我不敢回話了,自費拿了藥,一星期一千八百元。
吃了兩包藥粉,好像有改善。第二天我出發到土耳其,在香港機場就發現我完全不咳了。把藥丟了。整個土耳其行程,只有一次轉機時稍微咳,其他時間都很好。是因為出國放鬆沒有壓力呢?還是國外空氣比較好?
回台以後,我去身心科複診,詢問我何時停止服用抗焦慮症的藥(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這才發現幾年前因為胸頸僵硬,規律按摩以外,吃了數年的SSRI,因為胸頸症狀改善,擅自停止服務才兩個月,焦慮症就改以咳嗽的方式表現了。當初身心科醫師解釋:我急性、龜毛、完美主義的個性在生活中要消耗掉比他人更多的血清素(serotonin),更年期以後,製造血清素的能力快速下降,所以就出現血清素不足的症狀。雖然,攝取富含血清素的食物、慢活、靜坐等活動都可以改善症狀,但是效果緩慢,還是先服用SSRI增加血液中的血清素效果比較快(部分憂鬱症病人也是要補充血清素)。急性子的人身體常在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狀態,會消耗血清素,也就是能量過度的消耗。慢活、靜心、靜坐、規律運動、睡眠充足都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讓身體進入副交感神經為主的狀態,減少耗能,還可以提高創意。
我的美髮師介紹了一位台中有名的中醫,生意好到蓋了新大樓。掛好號,現場找不到任何醫師身分文件。等待中,我越咳越嚴重。莫非,焦慮也是咳嗽原因之一。醫師很有江湖味,講話很海派,旁邊坐著一位華人、一位白人實習生。
把了脈,像算命師一樣開始訴說我的罪狀:「你的前腦跟人家不太一樣,是不是要管很多人?」我說:「我已經不做管理好幾年了,現在工作很輕鬆。」
「你一口飯都嚼幾下?」
「不知道。」
對著實習生說:「你看看,有人吃飯嚼幾下都不知道?」(言外之意,這種人還有救嗎?)
然後對著我說:「每一口都要嚼三百下!」(我想:完了,吃藥若無效,醫師會說就是這原因。)
「你的胃下垂,第四、第五腰椎退化,膝蓋不好。」(我確定我膝蓋很好)
我插嘴說:「我是因為慢性咳嗽來看病的。」
「你就是急性子,作學生就急、當媽媽也急、工作還是急!」
我不敢回話了,自費拿了藥,一星期一千八百元。
吃了兩包藥粉,好像有改善。第二天我出發到土耳其,在香港機場就發現我完全不咳了。把藥丟了。整個土耳其行程,只有一次轉機時稍微咳,其他時間都很好。是因為出國放鬆沒有壓力呢?還是國外空氣比較好?
回台以後,我去身心科複診,詢問我何時停止服用抗焦慮症的藥(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這才發現幾年前因為胸頸僵硬,規律按摩以外,吃了數年的SSRI,因為胸頸症狀改善,擅自停止服務才兩個月,焦慮症就改以咳嗽的方式表現了。當初身心科醫師解釋:我急性、龜毛、完美主義的個性在生活中要消耗掉比他人更多的血清素(serotonin),更年期以後,製造血清素的能力快速下降,所以就出現血清素不足的症狀。雖然,攝取富含血清素的食物、慢活、靜坐等活動都可以改善症狀,但是效果緩慢,還是先服用SSRI增加血液中的血清素效果比較快(部分憂鬱症病人也是要補充血清素)。急性子的人身體常在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狀態,會消耗血清素,也就是能量過度的消耗。慢活、靜心、靜坐、規律運動、睡眠充足都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讓身體進入副交感神經為主的狀態,減少耗能,還可以提高創意。
之後我重新服藥,先把症狀壓下來,接著每星期一天去溪頭健行,之後改為每星期一天去山谷裡溯溪,親近大自然規律運動有蠻明顯的效果。2019年開始我去參加身心靈的課程,學習自我覺察、加強靜坐,有了更明顯的改善,完全停藥數年。
連續四年每年寫一本書,頻繁在網路發表文章,到處演講,找不到安寧緩和醫師協助,還讓安寧緩和學會發表公開聲明反對,可能逐漸累積了一些壓力,最近咳嗽又出現了,並且同時出現乾眼症。加強靜坐以外,只好乖乖再去拿藥,沒有想到服藥後咳嗽改善,乾眼症狀也改善。身體是個心理狀況的反應器,焦慮可以在不同的時候以不同的樣貌表現,緊急的時候,還是趕快服藥,壓下症狀,否則那些症狀只會造成更大的焦慮,而產生惡性循環。但是正本清源的方法,還是要規律運動、運動,親近大自然,時常靜心。以此文勉勵毅力不足的我,要努力強身,才能服務更多的病人和家屬!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