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只要觀念正確,在宅善終是最幸福的告別方式。

在宅善終沒有想像的困難,我們只需要具備一些正確的觀念和知識,必要時尋求居家醫護的協助。一位做了四十年藥劑師的女兒,寫了封簡短的信給我:「畢醫師,我要感謝您。在父親臨終前兩週看了您的著作『斷食善終』,幫助肝癌末期的父親,在最短的時間內無痛離世。」以下是我請她分享的臨終陪伴過程。

我父親(九十二歲)是長期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今年 5/26 小腿蜂窩性組織炎,腫脹部分伴隨紅色大水泡(聽皮膚科醫師朋友說臨終者才會長)。 5/29 感染科收住院,每天施打抗生素 (連續拉肚子直到離世前幾天都沒有恢復正常,止瀉藥或是益生菌都無法改善)。

6/10 感染部分沒問題,剩下傷口交由外科處理。(有燒香求神保佑不要截肢) 6/11出院 每天白天回醫院外科門診換藥,晚上家人換紗布,不碰傷口。靠步行輔助器走路。


食道萎縮,自己進食流質食物。 7/14 腹部及腿部腫脹,第二次住院。 住院期間施打利尿劑另外自費注射四瓶白蛋白,效果有限。


 7月15日排尿不完全,第一次裝導尿管。尿很髒,再度注射抗生素。臉色呈現黃色,確定黃疸。照肝臟超音波,發現惡性腫瘤。為了避免父親移動的痛苦,拒絕進一步的M R I檢查。 


7/18 父親很想要出院放棄治療,他覺得住在醫院很沒有尊嚴。他坐在病房的椅子上看到病床就怕,不想躺上去。


父親頭腦、心臟和肺部以外的器官都不行了。因為頭腦清楚,所以他的決定我們都尊重。7/19父親眼看沒有進展而且他的身體沒有特別不舒服,他自己覺得不一定要等到消腫再出院,想要出院回家順其自然,最後醫師確定是肝癌,提前出院居家安寧。


問醫生是否有機會活到到8月他的生日,醫師說家人多陪伴一天是一天。我們沒有隱瞞父親,告訴他肝功能已經不好。父親可以接受自己日子不多,出院後從此不再去醫院治療。


 7/21已經無法自行爬樓梯到2樓睡覺,所以向慈濟借了一張電動床放在一樓。 7/23 回醫院急診室抽腹水,醫師說沒有什麼腹水,所以不必抽。

大膽的假設是因為我一直對著他的肚子念心經,所以沒有腹水。 7/24 兩腿腫脹導致體液從腳底滲出,7/28 醫生護士到宅醫療,預計每週一次。


7/29 拿到『斷食善終』一書,書中提到「臨終的人到醫院去做任何措施都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長死亡的過程而已。病人的全身器官已經失去功能,打了點滴,只是讓病人全身浮腫不舒服罷了。強迫臨終的病人進食,由於消化系統功能也衰退了,只會造成腹脹、嘔吐等更大的痛苦。」「病人不是因為沒有吃而死而是因為快要死了,吸收不了,所以才不吃的。」「其實將死之際的飢餓和脫水,是因為生命之火已經快要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一點也不會餓,也不會渴。」


因為書中內容修正了我們的觀念,所以我們決定「不叫救護車、不插管、不用呼吸器。」

 8/1 上下床困難,只有上大號才下床。租借製氧器,但是血氧一切正常。連續睡10個小時之後再加上我對著他的腿唸心經,兩腿的腫脹已完全消退;估計也是因為減少喝水的關係。 


8/2 終於沒有拉肚子,一天只喝一瓶普勝納或是雞精。呼吸正常沒有咳嗽,也沒有疼痛。第一次屁股長褥瘡。


 8/3意識開始不清楚,還可以喝果汁。8/4到宅醫療醫師建議可以吃嗎啡了,但是我們覺得父親並沒有疼痛,所以自行決定不投與嗎啡。


 8/5父親說吃飽了不要再餵了,其實根本沒有吃。血氧87 、77。


 8/6 血氧90。第一次大便失禁。臥床第一天。只喝少許普勝納。因為空腹不適合再吃藥,所以開始停止服用攝護腺、肝功能的藥。很平靜睡一整天。 


8/7 無法吞嚥,只喝少許雞精、水。誤會爸爸是因為痛大叫,第一天開始吃嗎啡。後來發現是因為側睡不舒服。

8/8只用棉花棒沾水。所有家人全部到齊,在父親的床邊慶祝父親節以及提前度過生日。

8/9 凌晨父親在睡夢中離世,家人都感安慰!

希望這個分享,能對他人有益。


註:

一、『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才是我寫給病人和家屬的臨終照顧詳細臨床指引,沒有想到只看過『斷食善終』的讀者,也可以從中得到益處,整個過程家屬完全沒有與我聯繫,就自助完成了長輩的善終。給我很大的鼓舞。

二、老衰重症末期病人自然而然吃的少、喝的少,沒有負擔的輕鬆回歸天家。只需要提供減輕症狀的舒適治療,不要過度的醫療干預,臨終過程通常是平順、安詳的。在宅善終是回歸過去的傳統,是家屬重新學習陪伴臨終病人的大好機會。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