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向台灣陪伴病人在宅善終的家屬致敬

 最近看了不少美國病人自主斷食的影片,還有專家的演講。(鍵入VSED,就有許多英文影片)深入瞭解在美國失智症、神經退化疾病、末期病人自主斷食往生可以得到非常周全的照顧,包括臨終陪伴員(Death Doula),以及居家安寧或者安寧病房的照顧。對比台灣的病人和家屬孤軍奮戰,心中常感悲涼,還有對病人和家屬無限的敬意!以下是口腔癌病人女兒的分享。


我是家裡的獨生女,已婚育有三個小孩,我們沒和父母同住,但也不遠。父母常在聊天過程提到,未來若發生緊急情況,絕不急救插管。因為我的爺爺,在我國小國中時期,就常進醫院,他們看著爺爺被插管急救,事後回想,都不想經歷那種痛苦。

媽媽10年前第一次腦幹中風右癱,後續經過復健,仍可借助輔具自行走動、進食甚至洗澡、切食材。


去年爸爸一直以為牙齒牙齦有問題,牙醫也一直在當牙周病治,幾個月後仍不見好,換了另一家牙醫卻說不像牙周病建議去耳鼻喉科看診,當天即切片採樣化驗,回診後告知確診了口腔癌。醫師開立了重大傷病,並詢問是否立即辦理住院?但他不願治療,一方面,若他去治療了,媽媽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他不放心;其二,癌症治療花費昂貴,他不想一輩子的付出,最終什麼都沒留給後輩。


今年3月底,我和先生帶著小孩,還帶著自己第一次做的蘿蔔糕回家和爸媽一起吃飯,我說蘿蔔糕水加太多了,有點太軟,爸爸說這樣他吃剛好,他現在嘴巴會痛沒辦法張太開,那天是我們一家人最後一次在一起吃飯。


清明連假第一天傍晚,接到了爸爸的來電,電話裡爸爸讓我快回家,媽媽跌倒了,本以為只是因為中風後行動不便的跌倒,但看到她時,內心的不安很快的上升了,和10年前好像,便叫了119,救護人員初步評估也是中風,到了急診我們接受急救注射藥物,但不急救拒絕壓胸、電擊、插管。這一次媽媽不僅整個右側不會動,失去行動能力,甚至傷到語言區,無法完整表達。我們該如何做?請外籍看護嗎?也不是馬上就有人可以來協助照護呀?家裡沒有設備怎麼辦?還好後續有出院準備組告知可以使用的各式補助和方案,我們才能在短短一週的時間內找到養護機構將媽媽安置妥當。


媽媽進機構那天,爸爸有隨行陪同,我問他要不要回醫院看一下,他還是拒絕了,他走路開始會喘,人也越來越瘦,從可以吃軟爛的蘿蔔糕,到只能喝果汁機打過的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變化如此之大,安頓好媽媽後,他開始交代一切,包含了他的身後事。


“斷食善終”的訊息是爸爸告訴我的,安頓完媽媽,他讓我看您的相關報導和影片,告訴我他想做斷食善終,告訴我絕對不能心軟,不可以把他送去醫院,5/20第一次開始不進食,第四天還是讓我再準備一些流質食物,5/28第二次開始斷食,2週後還氣若游絲的跟我說去問畢醫生,我回他要問什麼?他說:問醫生怎麼還不會死?最後的那一週,他開始斷水,我有了心理準備,他開始排空,而且嘎嘎聲出現了,6/17晚上他在家喘了最後一口大氣。。。。


老實說,最後的那2週,曾經幾度衝動想叫救護車,但想到他不斷的提醒,要狠心,不可以心軟,他不想去醫院,絕對不能叫救護車,一定要堅強,當下只能暫時離開,沉澱完心情,再回到他身邊。


但也因此我現在可以驕傲的跟他說:「我做到了,我沒有讓你失望,照你說的,在家善終。」


註:

1)不要叫救護車送醫絕對正確,不過可以聯繫居家安寧單位到府協助,這方面資源相對不足,家屬可能不知如何找到這種資源。

2)自主斷食,不是餓死,是脫水而死。(大部分的老衰死也是如此)所以盡量減少水分攝取,才能縮短斷食至死亡的時間,症狀反而比較輕,比較容易忍受。

3)曾有病人斷食快兩個月,正常喝水,結果只是異常消瘦和虛弱。所以西方國家的自主斷食都是直接斷食、斷水,時間平均兩週左右。

4)如果前面有三、五天緩衝漸進式減少進食量,也不太會超過三週。

5)有沒有斷水是關鍵,口乾是最需要處理的症狀。可以含著水數分鐘不吞,或者吞很慢,含冰塊,噴霧器噴水或蒸汽,用濕棉棒沾水或者油滋潤口腔等。

6)口腔癌要不要治療,完全是個人的選擇。陳嘉瑋醫師分享過一位口腔癌病人積極治療延長了兩三年的壽命,期間接受了十幾次的顏面手術,第一次看到照片,我看不來五官在哪裡?延長的是非常辛苦的餘生。這也是他的選擇,我們都予以尊重。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