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的工作經常性的接觸長照和生死交關的病人,他們對於長期插管臥床病人和家屬的痛苦特別有感受,我逐漸收到這些工作人員反映他們對於這種悲慘境遇的不忍與反思。這些人因為提早接觸生老病死,而會去思考善生、善終的議題。這是一位救護員在臉書發表的心情,下方許多同儕的留言,也都是有豐富經驗與智慧的回饋。
這是一位救護車救護技術員在臉書群組裡發的求助信:
今年小弟已經7件OHCA(呼吸心跳停止)康復出院,但其中6件卻成為我心中的石頭,壓得我快要喘不過氣…
我先講其中一件,是80歲失智老婦人,平常不太下床行走,今天家屬發現病人呼吸心跳停止,線上指導壓胸到救護車到場接手,頸動脈脈搏摸不到,AED顯示心臟無跳動不建議電擊,跟家屬溝通的過程,我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想要放棄急救,但卻又說不出口,我只好本著職業精神?全套送到院…3天後生命跡象穩定出院!但!是躺著叫醫院救護車送回家出院的,沒錯!就是繼續躺在家裡,比以前更慘的繼續苟活;這是我事後放假,去現場蹲守觀察家屬神情低落慘澹+附近鄰居打探,才知道,阿嬤幾乎都躺在床上靠呼吸器繼續苟活,完全無法下床。
其他件,其實也是差不多狀況,不是長期臥床,就是老衰,或者重大手術過等等,我不敢再去打探,深怕看到一樣的狀況。
我在想如果我在心律停止的時候,就勸退家屬不要再急救,可以開始準備身後事,會不會比較好?
我知道我有機會救活他/她,但救活之後呢?
患者無止盡的躺床痛苦,跟家屬照護痛苦..
我,做錯了嗎?
留言一:
我阿公當年OHCA送急診,因為長輩不敢放棄,後來恢復心跳,但是腦部缺氧太久,已經是白菜;最後臥床9年,造成整個家庭的經濟跟心理壓力是無法想像的,所以我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我都會用我的經歷試著跟家屬勸說:讓他好好走吧!對他對你都是好事。
留言二:
我也想過這個耶!
後來,我想,我們因為這份工作而在很年輕的年紀就看生老病死,所以我們很年輕就開始思考這個層面的問題。
但是其他一般人,他終其一生只有在親人斷氣的時刻,才真正面對到這個議題,那一刻他才開始人生第一次思考這件事,所以你經歷過急救訓練又經歷過幾年的工作時間,這些都算入你在思考的時間成本,相同的,民眾也許也需要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去思考及面對。
我相信你這麼有同理心,應該理解這個邏輯,所以無論如何,最終都需要一點時間,無法當下就做出決定,也是合情合理。
也許家屬聽懂了你的說法,可是他還是需要時間才能接受這件事。
希望能幫助到你。加油。
留言三:
你不需要叫家屬放棄急救,你只需要問家屬「要不要插管、電擊CPR」家屬自然會下決定,千萬不要問「要不要救」家屬不知道要怎麼急救,以為只是打個針開個氧氣就好,一定要講清楚你要做什麼,剩下就把你該做的做好即可。
留言四:
那是家屬的選擇,而且患者不太下床行走或是年事以高有其他慢性病種種,家屬應該事先要有心裡準備有事先規劃,不應該由我們來扛責任,一切都是假的,薪水有入帳才是真的。
留言五:
救患者的同時,要救家屬,更是救自己,有時候因為社會觀念,家屬會不敢說放棄急救,這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他也過得很辛苦,你們也都盡力照顧他了,現在他的時間到了,可以讓他好好離開,不要再忍受壓胸和插管的痛苦),不是勸退,是讓他好好離開,請家屬跟他告別。
留言六:
如果你覺得長期臥床的老人,到了差不多的年紀,家屬還猶豫不決的話,我現場都會直接說「你們要不要讓爺爺/奶奶好好走,在家走是很大的福報,就讓他好好離開就好。」
留言七:
活到那樣高齡很好了,只要稍微跟家屬說明一下,很多都可以讓家人好好的走。
但….,有人就是擔心這麼一說,時間上延誤,然後就彼此帶著罪惡感,或者未來被告。
就我而言,當然是希望家人在那種高齡能夠不受醫療上的強制而走完這趟「人生旅程」。
註:
1.懂得不要叫119是照顧老衰重症末期病人很重要的常識。
2.叫了119,救護員暗示不需要急救,能懂得放手是一種愛,也很重要。
3.只要心跳停止六分鐘以上,腦部就有嚴重缺氧性損傷,時間再長一點,救回來也是植物人,這點常識更是重要。
4.醫院裡面都是急救三十分鐘,結果當然是製造了很多植物人。更多的情況是人都已經死亡,還要繼續被壓胸、電擊,有自省能力的醫護會發現自己在虐待屍體,但是在體制內,就要照規矩來,內心也是感到煎熬,不然就要變冷漠。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