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 星期日

儲備死亡識能,聯繫好居家醫療單位,家人有共識是善終的三大保證

最近有越來越多在宅善終個案的家屬主動請我分享他們的故事,以利眾生。很高興他們也分享了許多有相同理念的社區醫師們的協助,對於同縣市的民眾來說,提供了可以諮詢的醫療單位。以下是在宅善終家屬的分享。

我的母親在今年3月6日疑似腦中風而送急診,急診醫師一直建議我們要幫媽媽插鼻胃管,我們拒絕。回家後過兩天媽媽突然嚴重的嘔吐造成肺炎第二次再送急診。這次醫院才確定是因為腦瘤而引起嘔吐,住院期間因不插鼻胃管被護理人員責備,問我是不是因為照顧累了不想顧了而不要讓媽媽插鼻胃管,被責備的當下我完全沒有回應,心裡想的是你有什麼資格指責我?


我詢問畢柳鶯醫師,她說我的決定是對的。媽媽能吃多少算多少。插管有很多副作用。(註:被過度灌食,反而容易吸入性肺炎。身體不舒服,想拔管而被綁起來。)


無論如何家人的共識就是不讓母親插鼻胃管,這次遇到的住院醫師他非常支持我們的決定,所以也讓我們提早出院。


四月彰化庚新診所林榮威院長來探望媽媽,分享他的斷食善終推廣經驗。我們也確定了如果以後失智的母親忘記如何吞嚥就是慢慢斷食善終。絕對不會讓媽媽身上有任何管路。


7月26日媽媽再次因為肺炎而急診住院,這期間我已經閱讀了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有一種愛是放手」。原本以為這會是最後我們幫助媽媽的方式,卻沒想到最終是失智的媽媽自己決定的。


她從9月25日開始不吃不喝不說話,9月27日林榮威院長來探望媽媽,告訴我們就是陪伴,尊重媽媽的決定。


媽媽似乎自己知道要離開了,在9月21日大量排便三次清空身體,斷食的前三天右手還有力氣握著我們的手,第四天已不回應緊閉雙眼睡覺,畢醫師說能睡最好。


媽媽就一直處於睡覺狀態,有時呼吸很急促,心跳非常快。到第七天是我們最難熬的時間,媽媽呼吸呼嚕呼嚕聲音,讓家人有點慌,擔心媽媽會不舒服,但我覺得媽媽並沒有痛苦的表情,他是舒服的睡著。(註:死前嘎嘎聲,是口腔分泌物,沒有能力吞嚥,造成的聲音,用棉棒清出來也可以。聲音聽起來很大聲,病人並沒有很難受。)


此時我說服了家人,只有我們心安,媽媽的靈才會安,我們陪伴媽媽就好。到了第九天中午幫媽媽把頭髮洗乾淨身體擦拭乾淨,媽媽張開眼睛看了我們一眼,隔天早上四點多媽媽安詳的離開了。


這十天的斷食經歷心情的起伏實在難以用言語形容,陪著就好其實也不簡單,就是接受所有的發生,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輕吻媽媽做四道人生也祝福媽媽。這堂人生大事的課,我們收到了彼此最深的愛。感謝所有陪我們走過的親朋好友,媽媽功德圓滿順利畢業了,而我們將帶著這份愛繼續走下去。


補充:

1)家屬三月首次來訊息,我的回覆是:

你們的決定是對的,因為病情無法復原。就順其自然吧,還能吃的話就一點一點小心的餵,不能吃就不要勉強。插了鼻胃管,沒有拔掉的可能性,這就是拒絕插管的理由。鼻胃管是用來暫時治療用的,不是用來長期使用延長死亡。那些醫護不懂,別理他們錯誤的指責。很重要的是,插了鼻胃管,每天強制灌食,就剝奪了病人不吃不喝要自然往生的時機。


2)九月份來訊息,我的回覆:

家人有共識,真好。她吃多少,就多少,她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安心陪伴就好。

因為家屬做了功課,所以過程中,我只是給予肯定,他們就完成了圓滿的陪伴,全家人上了一堂重要的生死課。


3)感謝庚新診所林院長到府訪視,安定了家屬的心。預先找好願意到宅提供協助的診所醫師很重要,臨終不必送到醫院折騰。


4)重申家屬有共識的重要性,否則一有人慌張送醫,病人就無法隨順善終了。這有賴於平常討論過這個議題,長期有意見的交流。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