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觀後感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02年5月25日至9月8日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一樓舉辦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的特展。我趕在特展的第二天就去參觀,就是為了早日寫出觀後感提供朋友們參考。這天是星期天,我們在九點鐘一開門就入場,雖然一直有觀眾共同欣賞同一幅畫,但是人沒有多到互相妨礙。我租了導覽來聽(65件作品中,介紹30件,很甜美的女聲),整個參觀過程都容許我站在一公尺左右的距離調整到不反光的角度欣賞整幅畫,然後湊近看畫的細節、筆觸和說明牌。觀展共花了兩個小時,我11點鐘離開時,觀眾多了不少,賞畫品質當然就差了些。


畫展分為六個主題,六個展場布置成不同的風格,感覺上相當雅緻。每個主題有3-6幅雷諾瓦的油畫打頭陣,另外有4-9幅二十世紀的畫家之油畫和雕塑。總共有11位藝術家作品,雷諾瓦有27幅油畫和1件雕塑,其他藝術家有36幅油畫和1件雕塑。展品是以日本Pola美術館的收藏為主,還從華盛頓國家藝廊、波士頓美術館、巴黎龐畢度中心、法國Limoges美術館、以及日本另外4家美術館,總共借了12幅雷諾瓦的高水準作品讓這次展覽更有可看性,可說是相當用心。


入口前有雷諾瓦生平的簡單介紹,照片旁邊寫著一句話「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情已經夠多了。」雷諾瓦被稱為幸福畫家,原因之一就是他覺得藝術就是要美美的,帶給人歡愉。其次是因為他人生歷經貧窮和類風濕關節炎,仍然不改初衷,畫出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自覺是幸福之人。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來他晚年因為關節炎只能坐輪椅,兩隻手都已經變形,他請家人把畫筆綁在手上作畫。他62歲罹患關節炎,直到78歲過世前不久,都還在作畫。馬諦斯曾經探望他,勸解他:「你何必如此自苦?」雷諾瓦說了一句名言:「痛苦終將過去,美將永遠長存」。


第一個主題是戴帽女子,展出7位畫家10幅戴著帽子的女性畫像。雷諾瓦的父母都從事與裁縫相關的工作,他從小耳濡目染,對於女人的帽子、衣飾的觀察特別敏銳,總是幫模特兒挑選適合的裝扮,甚至幫忙設計帽子。其他幾位畫家都比雷諾瓦年輕,畫風大膽而現代,剛好襯托出雷諾瓦甜美、溫柔、細膩、明亮的畫風。

Pola美術館是位於箱根的私人美術館,成立於2002年。該美術館不能拍照,我雖然有此次畫展重要畫作的資料,沒想到在網路上都找不到這些畫作的照片。這次特展也不能拍照,因此本文使用油畫照片多數是我在歐美所拍的畫風類似之作。雷諾瓦是十九世紀印象派大師,雖然他的畫作多達6000多件,但是早被歐美眾多更大、更早成立、資本更雄厚的美術館或甚至私人所收藏,Pola當然是搶不贏。所以大家在特展現場看到的雷諾瓦畫作之藝術水平不及我在歐美大美術館拍到的,不過多數作品也有相當水準,何況原作給人的感動,不是任何圖片足堪比擬的。(下圖:兩個女孩,1892年,巴黎橘園美術館收藏)


第二個主題是11幅以花卉為主或者有花卉襯托的油畫。第一幅是由波士頓美術館借來的,是雷諾瓦一流的作品。雷諾瓦以人物畫(尤其是兒童和女人)著稱,但是也畫了不少靜物畫,他曾說:畫靜物畫比人物畫輕鬆,對他而言是一種休息。其他幾位畫家的畫作都相當傑出,有幾幅尺寸相當大,google他們的畫作可以看出來本次展出的多是這些畫家一流的作品。(下圖:菊花束,1881年,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收藏)


第三個主題展出15幅「田園與音樂」有關的畫作。雷諾瓦算是印象派最早期的畫家,他們主張要到室外、在自然光線下作畫。早期他在室外寫生,畫了不少風景畫。這一幅是波士頓美術館借來參展的「夏圖的塞納河」,完成於1881年(我之前在波士頓拍到的)。他用畫人物一樣綿綿密密的筆觸來畫風景畫。


下面這幅是「摘花的女孩」,完成於1890年,攝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現場有一幅非常類似的畫作,模特兒都是印象派女畫家莫里梭(Berthe Morisot, 1841-95)的女兒茱莉和她的表妹。茱莉從小就當媽媽和媽媽的畫家朋友的模特兒,後來也成為畫家。茱莉(Julie Manet, 1878-1966)姓馬內耶!因為莫里梭嫁給了名畫家Edouard Manet的弟弟。


雷諾瓦從小展現繪畫和音樂的天分,因為出身貧困家庭,在13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到瓷器工廠當彩繪師(賺錢貼補家用),他20歲才拜師學油畫。由於對音樂的喜愛,他有不少與音樂主題有關的畫作。

第四個主題是「身體表現」展出10幅油畫,兩件雕塑。雷諾瓦在1884年以後,又崇尚起古典畫派,回到室內畫古典的人物。從此沒有再參加印象派的畫展,也被部分印象派畫家視為叛徒。我個人倒是覺得印象派畫家們各自有其畫風,雷諾瓦後來雖然畫風有些改變,還是很具有他本人的特色,相當容易辨認。這幅是巴黎橘園美術館收藏的「長髮的浴女」,完成於1896年。

 
 這個展區同時展出麥約(Aristide Maillol, 1861-1944)的一件小雕塑,是「France」(法蘭西)的習作。麥約與羅丹並稱「南麥北羅」,是著名的法國雕塑家,目前巴黎有一座麥約美術館,羅浮宮前面的院子裡也有十幾件他的雕塑作品。他擅長用女性的裸體來表達任何主題,下圖是我在舊金山的榮民堂美術館拍到的「法蘭西」的軀體(原作有頭臉和手腳)。


麥約於1907年到南法拜訪雷諾瓦,並幫他塑了胸像,勾起了雷諾瓦對雕塑的興趣。但是雷諾瓦此時坐輪椅,雙手變形,雕塑是相對吃重的創作。他的經紀人幫他請了麥約的學生吉諾(Richard Guino)來當助理。由雷諾瓦繪圖和指導,吉諾負責製作。後來兩人意見不合而分手,留下的雕塑件數不多,但是一看就知道是雷諾瓦晚年的風格──豐滿。下圖是波士頓美術館的「維納斯」,與現場的「舞女與紗巾」類似。


 第五個主題是「女人」,展出油畫9幅。這幅完成於1917年(雷諾瓦76歲)的「金髮美女與玫瑰」,收藏於橘園美術館。這位模特兒就是電影「印象雷諾瓦」的女主角 Andree,雷諾瓦人生最後的一位謬思,他的兒子尚雷諾瓦(法國著名電影導演)的第一位謬思和第一位夫人。這個展區至少有兩幅類似的女人肖像畫。他到了晚年喜歡用彩度高的紅色和黃色來作畫,我覺得好像在發燒一樣,推測是和他晚年有白內障有關係。Andree此時芳年21歲,身材妖嬌,被雷諾瓦畫成胖胖的少婦。


 第六個主題有7幅「法國南部與地中海」的風景畫。雷諾瓦的3幅氣勢弱了些。奇斯林和波納爾的三幅相當傑出。先來介紹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 –1947),他是那比(Nabis)畫派的大將,強調色彩的自由運用,重視平面藝術以及藝術在日常生活環境的裝飾性。他的畫我能接受的不太多,總覺得有時候糊在一起,有時太多凌亂的色彩,沒有空間感。難得找到這一張今年在芝加哥美術館拍到的「Veronnet的塞納河」(1930年),特展現場有三幅巨幅畫作,我還蠻喜歡的。


奇斯林(Moise Kisling, 1891-1953)這次在第六主題有兩張風景畫,另有一幅女子畫像和一幅花卉,都讓人驚豔。我竟然不認識他,在我的美術館檔案裡找不到他的畫作,在網路上找到這幅資料不詳的畫作作為代表。用他的名字google他的畫作,大多沒有這次特展的精彩,不禁佩服起Pola美術館的眼光!


還有一位畫家梵東榮(Kees van Dongen, 1877-1968)我也不認識,不過在網路查詢以後發現我在巴黎東京宮拍過他的畫作「Renee Maha的畫像」。現場展示的是穿灰衣服的戴帽女子,雖然顏色沒有這幅豐富,還是非常搶眼。


參展畫作數目最多的是畢卡索和馬諦斯,作品水準也相當高。我想大家都認識他們,就不多作介紹了。各貼一幅與現場作品性質類似的畫作來代表。下圖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希臘時期的畫作「母與子」,母親穿著希臘式的簡單白袍,人體的體積厚實有如雕塑。完成於1921年,現藏芝加哥美術館。


 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這幅「穿紅褲的婢女」,完成於1921年,現藏橘園美術館。特展展出作品和這幅一樣,用色鮮麗活潑,明豔照人。穿紅褲的女子躺在紅色條紋的躺椅上,旁邊的地板也是紅色。要是我,八成會讓模特兒換上藍色的褲子,強調對比,但是這樣可能畫面就沒有那麼穩定、協調了!


 杜菲(Raoul Dufy, 1877-1953)被歸屬為野獸派畫家,他定型以後的畫風辨識度相當高。就如下面這張畫作一樣,在一塊塊色面上用輕巧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外型。現場展出的是名為「巴黎」的四連屏,每幅高190公分、寬50公分,兩幅是日間、兩幅是夜間,畫面中幾乎囊括了所有巴黎重要的景點。去過巴黎的朋友,看到遊歷過的熟悉景物,必定湧起快樂的回憶!


 羅蘭桑(Marie Laurencin, 1883-56)是立體派和表現派的女畫家,她顛峰時期的畫作辨識度也非常高,看過一幅就不會忘掉了。就像這幅「女人與狗」(1923年,橘園美術館)一樣,通常是畫一位或者兩三位年輕女子,夢幻的氣氛、大塊平塗、粉粉的色彩,好像什麼顏色都有混合了白色。


以上幾位都是比雷諾瓦年輕,活躍於巴黎或者南法的畫家,崇拜當時已經享有盛名的雷諾瓦,或者是受到他的啟迪。因此被挑選與雷諾瓦的作品一起展出。最後這位畫家和東(Odilon Redon, 1840-1916)還比雷諾瓦年長一歲,與雷諾瓦相識。現場展出了一幅「日本花瓶裡的花束」,與我在紐約大都會拍到的這幅「中國花瓶裡的花束」(1913)相似度非常高。


 台灣舉辦這類國際藝術大師特展的頻率越來越高,水準也日益提升。這次觀展感覺非常值得,認識了幾位新畫家,也欣賞了不少以前並不熟悉的傑作!由於現場不能拍照,本文貼出來的照片都不是現場的作品,盡量挑選了具代表性的相同主題和風格的作品,可以預測展覽大致可以欣賞到那類作品,但又不至於事先看到作品而失去了新鮮感!

6 則留言:

  1. "「痛苦終將過去,美卻能永恆存在」" --- 我上了一堂藝術課 有妳的部落格 真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可以考慮帶你姪子去看耶!
      昨天去鄭豐喜基金會義賣會(在市政路柏地廣場),以五折買到藝術家出的「艾雪」(Escher),你姪子一定有興趣。還有很多書可選擇!

      刪除
  2. 我也買了票 預計6月要去看 Electra Yu

    回覆刪除
    回覆
    1. 6月先去好,七、八月是暑假,可能很擁擠!

      刪除
  3. 今天去看了特展 果然如畢醫師所說
    出展畫作的水準很高 很值得前往欣賞
    還好周五大清早9點去看 人很少 所以欣賞品質很好
    畫冊與導覽手冊看到的感覺跟原畫真是沒得比
    原畫真是太美了 色彩與筆觸都非常美
    雷諾瓦人物畫的水準 我認為還是巴黎那幾幅經典之作更好
    不過我很喜歡安麗歐夫人這幅畫 淡雅的色彩與清麗的氣質 真是美極了
    女子服裝的質感與花卉真是美得沒話說
    但風景畫的部分 我覺得就沒有那麼出類拔萃


    馬諦斯這次展出的幾幅畫 雖然沒巴黎那幾幅那麼典型的野獸派
    但用色比較柔和 我反而覺得看起來比較舒服
    純粹的野獸派太搶眼了 我個人覺得有點傷眼睛

    羅蘭桑的作品雖然先前看過 不過我當時並沒有特別注意
    跟其他的大師比起來 她的畫氣勢還是被蓋過了
    不過今天看起來 覺得還蠻喜歡的 畫面清雅柔美 很有女性特質

    Kisling我有印象 是因為莫迪里亞尼畫過他的肖像 我知道他也是畫家
    但沒印象看過他的畫 這次有幾幅他的畫作 我最喜歡的反而是花卉那幅
    看起來很美很幸福 顛覆他波希米亞的不羈形象 大概是受到雷諾瓦影響吧
    但人物畫(Mlle Falconetti)紅綠配色非常搶眼 表現也很有力

    畢卡索就不用說了 每次剛看完雷諾瓦美美的畫作 一轉頭看到畢卡索
    我幾乎都會笑出來 覺得這個大頑童來到這個世界 真的是來亂的.......
    不過母與子那幅 畫的還蠻有愛心的

    Kees Van Dongen 我也是在東京宮才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
    覺得他畫的女人還蠻煙視媚行 花卉的畫法似乎還是頗受法蘭德斯傳統的影響
    但我認為還是比不上Redon與雷諾瓦

    Redon 的這幅花卉讓我非常驚艷 因為在畫冊上真的覺得不怎麼樣
    真跡果然極其柔美 我終於理解為什麼Redon的花卉會如此大受好評了

    杜菲的Paris與我們在市立現代美術館看的"電之精靈"是同一年的作品
    勾起許多回憶 畫面下方的花卉很跳tone 但畫得很美
    甚至有幾分東方水墨沒骨花卉的筆法

    Pierre Bonnard & Pierre Laprade 的畫 我比較沒甚麼感覺
    雷諾瓦還是早生了一點 我覺得他對衣著時尚很有品味
    設計的帽子比英國王室帶的那些怪帽子好看多了
    如果生在現代 不但是一流畫家 還兼任服裝設計師
    卡爾拉格斐這些傢伙都沒得混 可以更加名利雙收吧 Electra Yu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寫下這麼詳細的觀後感。真是觀察入微!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