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瀨戶內海「豐島美術館」心靈之旅

最近參加安藤忠雄建築與瀨戶內海藝術季的旅行,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豐島美術館。這個島嶼從1975年開始成為日本廢棄物掩埋場,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當地居民於1990年發現後,開始漫長的抗爭,終於在2000年得到政府道歉,之後花了十年復建,擺脫了毒島的惡名。2010年豐島美術館開幕,豐島成為瀨戶內海藝術季的七個小島之一。藝術季每三年舉辦一次,但是平常這些島嶼上就有很多美術館,以及常設的戶外裝置藝術,成為日本關西著名的國際觀光景點。


我們從直島搭船到豐島的家浦港,其他團員騎腳踏車沿途參觀各種藝術景點,我不會騎車,從港口搭巴士直接抵達豐島美術館。下車的地方,路旁開滿波斯菊,斜坡下就是寬闊的海洋。右手邊梯田與森林間有兩座扁平如飛碟的雪白建築,曲線優美,彷彿闖入外星球。




買票以後,順著小徑繞過一片清幽的森林,讓心靈沈澱,然後才來到美術館的主建築。



脫了鞋子,被告知要安靜、不能攝影,進入一個低矮(最高處4.5公尺)、比預期寬廣許多的空間(40X60公尺),上方有兩個天窗。小的天窗面向剛剛小徑穿過的森林,大的天窗外,白雲飛過藍天。很多人席地而坐,偶有人輕步移動,沒有人說話。



 我盤腿坐下,看到綠葉搖曳,光影互映,天窗上的細絲帶隨風飄逸,耳邊傳來鳥聲啾啾。接著發現地上有許多水滴,和大大小小的水窪。水緩慢的從地面上黃色塑膠球洞口流出來,陽光的折射讓水滴像鑽石一樣發光。水滴隨著地勢或者風勢而緩慢滑行,遇到前方的水滴,合併成大水滴,或像變形蟲一樣,分分合合,隨時改變著形狀。有時看見一長串水晶般水滴蛇行流竄,心中升起單純的快樂。水滴流入地面上如壺嘴大小的孔洞時,全身的意識集中在晶瑩的水滴與那有如空谷中的水流聲,這是從未有過的新鮮體驗。

 



雖有數十位遊客在裡面,但是安安靜靜的,聽見清晰的風聲、鳥聲、水聲,看見天、看見雲、看見樹、看見風、看見水。明明是人為的一個空間裡面,卻讓人覺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所有的感知變得靈敏,不需打坐就進入冥想的境界。而這正是設計者所想要塑造的氛圍,所以天窗不加任何覆蓋物,光、水、風或蟲鳥植物皆可進入。有人說,就算雨天來訪,也別有風情。 




從美術館出來,有一棟縮小版的扁平開天窗建築,是禮品店也販賣一些輕食。(洋人觀光客非常多,真是消息靈通)我買了介紹這美術館的書籍。




書上提到這母體建築的發想來自於羅馬的萬神殿。萬神殿的高度和直徑都是43公尺,屋頂中央直徑1.5公尺的圓形天窗是唯一的光源。世界上最矮的建築,算是貝殼吧!這個美術館有類似貝殼的形狀,也像一個巨大的水滴。建築師是得過普立茲獎的西澤立衛,空間的設計師是內藤礼:一位以「生命的慰藉」為設計目標的日本女性現代藝術家。


 『內藤禮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形成對知覺的引導,由觀眾的自我感知實現對作品的判斷,以認識到“我在這裡存在”。內藤禮全身心傾注的是空間與時間的體驗、接觸以及冥想與寂靜、形態與想像的相連,這是她的作品所達成的新的心靈境界。』(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panli/62684)



這是一個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1 則留言:

  1. 哇!很棒的一個地方,透過畢醫師細膩的介紹,更加吸引人。看著文章和照片,好像親自去過一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