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馬達加斯加紅色西部之旅

馬達加斯加這個世界上的第四大島,在一億五仟萬年前,離開非洲大陸,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離島,有著自己的獨特生態,當地百分之九十的動植物為特有種,在別的地方沒有。馬島地形和台灣一樣也像長長的蕃薯,西岸面向非洲,有非洲吹來炎熱的風,氣溫高,降雨量相當低,到處是紅土,在地圖上顯示紅色。這邊土地貧瘠,人民生活比較困苦。兩千年前人類從印尼和馬來西亞跨海遷徙來到馬島,亞洲來的移民住在東岸為主,西岸則以晚來的非洲移民為主。西岸的人種比較高大,皮膚比較黑,頭髮也比較捲。我們來西岸,首先見識的就是猴麵包樹,因為乾旱而演化出來樹幹有貯水能力的巨大樹木。


先生拿著相機來拍這棵水池遠方的猴麵包樹,旁邊村子裡的小孩機靈的牽著牛過來,拍完照,拿了歐元,就把牛遷走了。其他的小朋友拿著木製的刀劍圍過來擺姿勢要求拍照,自然也要給小費。我們很後悔沒有換當地的里拉,身上只有歐元。有當地導遊,跟我反應,歐元很不方便。甚至有旅館的服務員,我們給他歐元當小費,他搖搖頭寧願不要。美金比歐元好用一點。我們沒換的原因之一是,在機場換錢的時候,效率太差,很久隊伍都沒移動。


旅館旁的村莊,我們路過拍照,孩子們一窩蜂跑到前面,讓我們拍照。有的小朋友特別愛表現,認真的爬到樹幹上。


牛是馬達加斯家最神聖的動物,他們活著可以作各種勞力,死了身上的東西也全部奉獻給人類。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高高的柱子上立著牛的雕像。


難得一見的池塘,開滿蓮花。當地導遊說兩三個月就會乾涸。


西部除了幹道,都是這種泥土路。牛車走在泥土路上頗有十九世紀浪漫派繪畫的風格。連續在這種路上行車一兩個小時,只有叫苦連天。


我們搭乘吉普車,司機以外,前座一人,後座兩人。這泥土路,不是塵土飛揚而已。左右高低不同,前後有波浪起起伏伏,有時波浪太陡、對面沒有來車,車子就斜斜的開,呈「之字形」蛇形,馬路上突然有個窟窿,車子就要急減速,過了再加速。感覺這一輩子沒有走過這麼顛簸的路,前後、上下、左右都在搖晃,幾乎快吐了,才與前排換位子,還好這位團員不會暈車。到了旅館,毫無胃口,放棄晚餐,直接擺平。也因此,後來我放棄了早起看日出,傍晚看夕陽的行程。(右側是他們的巴士,負責收費的車掌,掛在門外,真是厲害)

除了看樹,我們也去森林保護區看馬島特有的狐猴。這動物屬靈長類,五千八百年前就存在地球上,以前地球很多熱帶森林裡存在狐猴,但是都滅絕了。兩千年前才有人類來到馬島,如今馬島特有的狐猴,因為90%的棲息地被破壞,數量越來越少,也被列入瀕臨絕種需要特別保護的動物了。島上的狐猴應該有上百種,與一般猴子相比,臉尖尖的像狐狸,尾巴特別長而多毛,故稱狐猴。這隻就叫棕狐猴吧,容易記。





這就叫白狐猴。


公園導遊帶我們來來回回穿梭,然後停下來,學狐猴叫、敲敲樹幹,餵食時間到,樹林間高高的枝頭上,一隻、兩隻,來了一群,在樹枝間跳躍、擺盪,一轉眼在我們身邊竄過來竄過去,一點不怕人。想當然,他們每天定時出來見客,習以為常了。我們這些稀客,生平頭一遭看到這可愛的動物,大家樂的頻頻拍照。


注意看,這隻母猴的右下腹有一隻寶寶喔。六週大,寶寶就會爬到母猴背上。幾個月後就可以獨立了。


馬島上唯一的肉食性哺乳動物,狐猴的唯一天敵(人類不算的話),外貌似貓科的豹,名叫長尾狸貓(fossa),我們只驚鴻一瞥的看到牠幾十秒鐘,幸運的黃醫師在牠正前方,搶到鏡頭。


我們也會利用清晨或者傍晚去尋找夜行性的動物。睜隻眼、閉隻眼被我們吵醒的角鴞。當地領隊拿手電筒照牠,大家才看得見。領隊熟知那一顆樹,住著那個員工吧!


夜行性的狐猴個頭很小。



這隻名叫灰鼠狐猴,是最小的狐猴,像隻小老鼠,一雙大眼睛,真是太可愛了。(謝謝團員分享)

 然後看人吧!我們到海邊搭船去拜訪沙洲上的一個小漁村。上船以前,來了好多美女兜售各種物品。攝影團對於拍照最有興趣,拍她們的頂上功夫。女人從小就會用頭頂東西,男人到了成年才用頭頂東西,比較重的男人負責。我覺得她們的脊柱曲線非常符合生理曲線,很想知道她們是不是比較不容易有脊柱的疾病?(沒力氣查資料了)


左邊的男孩用肩扛。右邊的女孩用頭頂,體態真美,難怪適合作女模。


黑人喜愛的豔麗色彩,引人注目。


頂著站立就不容易了,她可以優雅的行進呢!兩層喔!


這張是吳文欽老師拍的,本來旁邊很多人,先生用google手機除去閒雜人等,救回一張照片。當然老師用photoshop也做得到。手機,幾秒鐘現場解決,方便。


我們搭著這種有側舷的獨木舟,去參訪沙洲上的小漁村。


這船正式名稱是「舷外支架獨木舟」,又叫螃蟹船。英文叫做Bangca, or outrigger canoe。注意看,艋胛的英文是bangka,它是平埔族語的「船」。從台灣划著螃蟹船移民到東至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整個南島語系國家,船的發音都是bangca。這是一個語言學的證據,南島語系原住民的祖先來自台灣。這種船,也是證據之一。(喔,這張照片值得畫一幅油畫)


這麼小的娃兒也會划獨木舟,好好訓練,可以參加奧運,呵呵!



是捕魚也是玩耍。


在井裡打水,沒有電,住在茅草屋裡。比六十年前我小時候還貧苦的生活。一路上帶領我們的當地導遊大學畢業,他希望五十年以後,馬島可以像台灣一樣富裕。在西部民眾受教育的機會相對比較低。首都地區,百分之七十的小孩可以去上學。


這是村落的公廁和洗澡間。


愛拍照的孩子,孩子從小學會向觀光客乞討,沒有東西給,就讓他們看相片,他們看著螢幕總是哈哈大笑。


這張讓我想起童年,我住在宜蘭的海邊小村莊。孩子們從小就會幫忙做家事和農務。邊玩邊做。我去海邊看過一次外公捕魚,看過廣場上曬魚網,補魚網。


旅館院子裡的旋轉木馬,真的可以用喔!


曾經在路邊的遊樂場看到孩子們興奮的坐在這種摩天輪上,簡單的幸福!


西部之旅,最辛苦的是馬路狀況不好。其次是電非常寶貴,所以有兩天晚上沒有熱水,另外兩天只有短暫時間提供熱水。白天用太陽能,晚上有幾個小時有電。我們得利用空檔在不同的插座充電。只有餐廳有網路,黃醫師新買的手機,能夠傳照片。我們幾個用老手機的,只能傳文字,不能傳照片。還好,我能用line和messenger文字交談,沒有耽誤重要事情。不過,沒辦法每天在臉書分享照片。不礙事就是了!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