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你相信靈魂永生嗎?

 人死後是否有靈魂,靈魂是否永生?這是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鐵齒不信的大哉問。我在三十幾歲時,有兩次親身經驗,讓我不再是鐵齒的科學腦。我並非完全相信,但覺得也沒有理由不能相信。


有位同事說她從小有陰陽眼,只要她想看就可以看見許多靈魂與我們同在一個空間。靈魂並不傷人,她不害怕。但是懂事以後,發現其他人並無此能力,因為不想與眾人不同,她避免去看,慢慢就失去這個能力了。她讀國中時,有天看見住在老家的阿嬤慈祥的來跟她告別,她不知其意,沒想到幾小時後,就接到阿嬤過世的消息。此事對我的認知有很大的衝擊,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大約同時期,我的一位學姊因為昏迷路倒,被送到台大急診處急救,幸運被救回。身體復原後,她告訴我她有瀕臨死亡經驗(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她記得清清楚楚,急救當時她浮在空中,看著下方昏迷的自己,被一群醫護人員急救。她當時不害怕,也不痛苦,冷靜的看著。她銷假上班後,有同事稱讚她好認真,某天晚上很晚了還在醫院。同事所說的時間,正是她在被急救的時間。表示她的靈魂回去工作的場所,那會不會還回家探視了睡眠中的孩子?因為是朋友的親身經歷,我更加確信,人類所不能理解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不用鐵齒。


母親過世後兩週內,我夢到母親三次。夢中母親看起來年輕、行動自如,正專注的和旁邊的兩位女眷聊天。我不知道自己在做夢,很高興媽媽身體健康,後來心中懷疑起來,媽媽不是往生了嗎?我一直努力回想,直到我想起看過媽媽最後安詳躺在棺木中的臉,夢中的我確認母親已經過世,這時我才醒過來,知道方才的經歷是夢。整個歷程有如身臨其境,印象鮮明到如今都還記得。我深信這是母親來託夢,告訴我她現在很好,而且那兩位女眷一定就是外婆和冬山阿姨(外婆早逝,冬山阿姨帶大母親)。我告訴先生這件事,他覺得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後來又連續夢到兩次一模一樣的場景,而且都跟平常模糊的夢境不同,意象非常鮮明。我寧可相信真的是母親託夢,感到特別心安。


斷食善終出版後,我協助斷食往生的第一位病人(七十八歲男性,失智、插管臥床十年),往生後她的妹妹夢見「哥哥一身穿的好帥,說他要四處去遊玩了。」他女兒聽見姑姑這樣說,當場落淚,知道自己做對了。因為父親生病前是計程車司機,最喜歡到處趴趴走了,結果被困在床上十年,如今真正的自由自在了。同一天,照顧他八年多已經回去印尼的看護來電說:「夢到阿公穿的好整齊,來到印尼,要我帶他到處去玩耶」。我一聽就完全認同,因為我有類似經驗啊!之後也還有別的家屬跟我說,他們夢到往生的長輩健健康康的。


有次演講提到託夢這件事,一位聽眾分享:他母親過世後兩週,他和妹妹兩人在同一天晚上夢到母親。互相核對以後,發現兩個人的夢境完全相同。有聽說過,並非死亡之人靈魂才會脫離身體,活著的人有時在睡夢中,靈魂也可能離開身體去了別的地方。假如是兄妹兩人同時去了母親死後的世界,那就可以解釋何以兩人所見畫面完全相同了。也可以解釋死後的世界是個好地方,人們都無病無痛了。後來又聽說母、女兩人夢到剛往生的阿公,夢中劇情、場景完全相同的事情。


如果託夢的夢境是真,那不就表示靈魂永生也是真的。我生平第一次,特地到書店「靈性」書籍的區域去搜尋這個議題的著作。結果發現市面上有許多瀕死經驗者或靈媒寫的書籍,談論瀕死經驗以及死後的世界。我來分享三本醫師寫的書,畢竟醫師受過有關生命的嚴格科學訓練,有很高的機率具有難以撼動的科學腦。醫師來敘述他所相信的超自然現象,也許更容易讓一般人信服。


穆迪(Raymond Moody)是心理學及醫學博士,擔任精神科醫師。他在一九七五年出版了〈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收集、歸納與分析一百五十個瀕死經驗案例,此書成為這個領域的經典著作。瀕死經驗每個人都不同,但是也有類似或共通之處,他歸納出如下的模型:


一個人大限將至,身體痛苦到了極點,並聽到醫師宣告他的死亡。他開始聽到很不舒服的聲音,刺耳的鈴聲或嗡嗡聲,同時覺得自己飛快穿過一條很長的黑暗隧道。接著他脫離了自己的身體,但是仍然在身體四周的環境,在遠處看著自己的身體,彷彿他是個觀眾。他從這個不尋常的有利角度觀看醫師試著救活他,心情一團混亂。


一會兒以後,他回過神來,開始習慣他的怪誕處境。接著他遇到其他人來幫忙他,他看到死去的親戚和朋友的靈魂,一種他前所未見的慈愛而溫暖的靈體臨到他眼前,一種光的存有者。這個存有者問他一個問題,但不是藉著語言。祂要他評斷自己的一生,以一連串的影像重演一生中的大事。不知不覺的,他來到一個邊境,顯然代表人間生命和來世之間的一條界線。然而,他驀然地覺得自己必須回到人間,知道他的死期未到。不過他心生抗拒,因為他對於死後世界的經驗興味盎然,不想就此回到人間。歡喜、愛和平安的感覺讓他不能自已。但是無論他的態度如何,他還是和他的身體合而為一,活了過來。


後來他試著告訴別人這樣的體驗,卻不知從何說起。首先,他找不到合適的人類語言去形容那些超自然的場景。他也發現別人在嘲笑他,於是他絕口不提。然而,那經驗對他的生活影響甚巨,尤其是他對死亡及其和生命之關係的想法。


此書的出版有重大意義,首先那些有瀕死經驗的人看了大感欣慰,因為這種經歷自己也不明究竟,講出來被斥為無稽之談,甚至被當成瘋子,只能藏在心裡。如今得到科學家的認證,瀕死現象雖然仍被視為超自然,但是已經可以公開討論。公開談論後,發現瀕死現象比原來所認知的還要普遍,就有更多的科學家投入研究。


穆迪醫師提到,他雖無法以此證明死後世界的存在,但是相信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熄滅,而是一個靈性充滿活力的時刻,可以減少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也降低遺族的喪親之痛。瀕死經驗者所描述的「不可名狀的光、寧靜、平安、溫暖與慈愛」的氛圍,讓他們歡喜的不想離開,這帶給相信者很大的安慰與期待。事實上,瀕死又復活的許多人,從此成為一個擁有更大慈悲與愛的人,也生活在更盈滿的幸福之中。


人,不會死:知道有靈魂的存在,你會活的不一樣嗎?此書作者矢作直樹是日本東京大學的急診醫學教授,在開頭坦言自己是因為數理不強,又欠缺文科的稟賦,自覺資質平庸,想找個有「執照」的安穩工作,順理成章的成了醫師。頭幾年因為找不到工作,作過各種科別的醫師。為了想當高山症醫學專家,一個人爬過許多大山,發生過兩次九死一生的墜崖事件,聽到山神叫他「不要再回來—」,他才忽然驚醒,從此不再作這種高度危險的極限獨攀。這是他最早的超自然體驗。


書中敘述了在醫院裡面遇見的各種靈異事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與亡母的通靈經驗,讓他相信了靈魂永生,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


他母親在先生過世後獨居,有天意外死在浴缸裡。不巧住在母親家附近的弟弟有一天忘記打電話問候,慢一天才被發現。經解剖得知可能的死亡時間以及死亡原因是心臟病發作。一位有通靈能力但不是以此為業的朋友告知他,他母親急切要找他。矢作醫師並不排斥,接受了邀約。他問母親是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死亡的?母親的回答與醫學判斷完全符合。母親所以一直要找他,是因為知道他為了沒有接母親同住卻發生意外,心裡很自責,所以表達了她的感謝和關心,消除了矢作醫師的遺憾和愧疚。兩人對談中許多家裡事的細節是通靈朋友不可能知道的,但是她說的完全正確,而且通靈朋友的語氣、神態都與母親一模一樣,要他不相信也難。


人,不會死書本最後,作者強調:

就肉身而言,人會死;就靈魂層面來說,人不會死。

或許因為人生短暫,我們才會如此執著於眼前的一切,為所愛之人悲傷,害怕失落和死亡。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生命永恆不滅,彼岸光明如炬,抱持這樣的信念,可以幫你勇於面對失去所愛,坦然面對肉體的死亡,不再恐懼。


天堂際遇:一位哈佛神經外科醫師與生命和解的奇蹟之旅作者亞歷山大醫師在五十四歲的時候突發嚴重癲癇,接著昏迷七天,然後醒來,完全復原。這本書將這七天當中他的靈魂體驗與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交替呈現,有如偵探小說一般扣人心弦。他的瀕死經驗有許多過程與多數人有相似之處。特別的是他在「那邊」的時候,一直有一位他不認識的女孩,像天使一般慈愛溫暖的帶領、陪伴著他。雖然不認識,他熟記了她的面貌。另一方面他很疑惑,為何不是他死去的養父來帶領他?


亞歷山大醫師由一對很疼愛他的養父母扶養長大,給他很好的生活和教養。但是他一直想見親生父母而不可得。在他昏迷醒來以後,終於見到了親生父母。親生母親告訴他,她一直很愛他,給了他不少安慰。隔幾個月他收到親生大妹寄來一張照片,照片裡的女孩正是他在「那邊」時如蝴蝶般一直引領著他的那個天使,這是他死去多年未曾謀面的小妹。這張照片解開了為何養父沒有來引領他的心結,也終於理解自己一直是被愛的,不是被「拋棄」的。經歷這個事件,他本來堅持不信瀕死經驗的科學腦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他相信靈魂永生,相信天堂的存在,相信愛。


在協助無意識、長期臥床者斷食往生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親屬與臨終病人的親密互動中,病人的靈魂是可以感受到的,因為我們是用百分之百的真誠與他們互動。那是一種能量的交流,雖然沒有語言回應,我們知道臨終者體會了,安然接納了。


我相信物質不滅,也相信能量不滅。我們的血肉之軀來自父母的精血和地球長期的滋養,那包括陽光、空氣、水,動物、植物、礦物,和所有提供我們食衣住行育樂需求的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當我們的軀體毀壞不堪使用時,自然死亡,回歸大地,滋養地球。擁有我們肉體的那個「我」,是不滅的能量,會繼續下一段旅程。在前世、今生我們所遇見的許多靈魂,將來有緣就會再相見。只是希望這一世的修行,可以多點領悟,改掉一些習氣,若有來世,可以更加精進,廣結善緣。


2 則留言:

  1. 自己也曾歷過先母在夢中叮嚀要幫助祂摯愛的孫兒.對話的語氣一如在世時.當時叮嚀之事後來一一應驗.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分享,令人感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