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睡睡走」是造物者給所有動物包括人最好的關機模式,發生在毛小孩身上,人們多半能夠接納,發生在親人身上,家人就有各種不同的反應了,急著想送醫是很常見的。鼻胃管的浮濫使用,是剝奪這種善終機會的最大禍首。懂得拒絕鼻胃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智慧,一定要提前討論,提前準備,才不會落入插管容易拔管難的惡夢之中。分享一位帕金森症病人女兒的智慧與未雨綢繆的準備。
女兒紀錄:
我的母親是帕金森患者,從八年前確診以來一直沒有很強的生存意志,但我們還是一直陪伴著母親,希望她最後的日子能盡量過得舒適。約兩年前無意間看到畢醫師的影片,立刻傳給父親看,父親看了很是感動,但他還是疑惑斷食會不會肚子餓。我不停地告訴他人在不舒服的時候絕對不會肚子餓,只有在變好的時候才會肚子餓,就像我們重感冒時會沒胃口,但感冒快好時就胃口大開,一樣的道理。
我請父親幫母親的餐改成早餐和晚餐,從一天兩餐開始。父親自己也試著吃兩餐,結果他告訴我他覺得吃兩餐精神更好。剛好趁機問父親,萬一媽媽到了無法由口進食您想怎麼做?父親說他不知道,我告訴他還能插鼻胃管,但您應該不希望媽媽插著鼻胃管躺在床上慢慢變成植物人,媽媽自己也不想這樣。同時我告訴父親,我每次幫媽媽洗澡時媽媽都跟我說她想安樂死,媽媽活的很辛苦,更不想被插鼻胃管!於是我們定下了最後的底線就是媽媽如果無法由口進食,就隨她想吃多少就多少,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
最近兩個月媽媽每餐的食量越來越少,到最後兩星期約只有一餐願意張口,吃進去的量也非常的少,還有喝少量的水。除夕的前一天媽媽已經幾乎不吃,爸爸有點焦慮,問我該怎麼辦,我ㄧ直鼓厲爸爸,我們這段時間就讓媽媽舒服就好,她想吃就吃,想睡就睡。
除夕媽媽還是和全家圍爐,初二開始媽媽幾乎完全滴水不沾,我們只用棉棒幫她沾濕嘴巴,不到兩天的時間,媽媽就陷入了沉睡。這時我還是感到慌張忍不住聯絡了畢醫師,畢醫師很快的回我訊息,彷彿醫師就在身邊,有任何疑問馬上就有專業的人可以問。我也不停地跟父親分享媽媽會經過的變化,讓他不要擔心。 媽媽的呼吸從1分鐘22到23下變成四十幾下,我心裡知道媽媽將要啟程。
我跟媽媽說:謝謝您當我的母親,我感到很幸福,您這輩子的任務已經完成,要好好跟隨著佛祖的腳步,展開您下一階段的旅行。初四媽媽開始昏睡,叫她還有反應,但已經無法睜開眼,呼吸淺而快。初六清晨六點媽媽的呼吸每分鐘41下,體溫不燒了,約八點就雲遊去了,就像睡著一樣。
母親自然不吃不喝七天就安詳走了,真的萬分感謝畢醫師的書和影片,真的影響了我們全家,沒有讓無效的醫療發生在我母親身上,才能讓她受到最少的苦。感恩畢醫師!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