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孟克為什麼吶喊

小時候,我們可能都在美術課本上見過孟克的「吶喊」。一九六0年代,美術老師可能也同時是我們的地理老師,老師不會跟我們講畫家或者藝術史的故事,通常就是指定一幅畫,叫大家模仿著畫。抄的比較像的,美術科分數就比較高。美術課應該是教我們怎麼欣賞藝術的,不是嗎?竟然用抄的像不像來打分數,不知殘害了多少幼小的心靈,扼殺了他們的創意。

雖然老師沒有介紹孟克,也沒有解釋他為什麼吶喊?(請見下方回應)但是少年的我一直記得這幅畫,因為不用語言,我們也看得出來畫家心中有很大的苦悶與恐懼!

也許不能怪那時候的美術老師,在那與鐵幕相差無幾的時代,老師沒有多少畫展可看,這方面的書籍或資料也少的可憐。

賴傳鑑老師的這本「天才之悲劇」,我是在1979年買的。那時是工作繁忙的實習醫師,連美術社的活動也無暇參加了,買到這本介紹11位西洋畫家的生平與畫作的書籍,如獲至寶。那應該是我第一次讀到有關孟克生平與創作背景的著作。賴老師另有一本「巨匠之足跡」。這兩本書在那資訊貧乏,也很少人出國的年代,真是有如荒漠之甘霖。雖然字體很小,印刷一點也不精美,我仍珍藏至今。

中間最下方的這位就是孟克
2000年我第一次到挪威,知道奧斯陸國家畫廊有許多孟克的傑作,奧斯陸的近郊有孟克美術館。我就帶著遠流出的這本「藝術群像:孟克」在飛機上閱讀,到了美術館幫同行的朋友當臨時的導覽,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從奧斯陸搭火車半小時左右可以抵達孟克美術館
美術館的紀念品店
孟克(Edvard Munch, 1863-1944)是一位表現主義的畫家,他們已經脫離印象派客觀描繪眼睛所見事物的畫風,強調要利用藝術來表現主觀的感知和內在的情緒。他繪畫的主題有三方面:一)死亡:他的母親在他五歲的時候死於肺結核,他十三歲時長他一歲的姊姊又死於相同的疾病。因此死亡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很大的傷痕。二)精神病:他的父親在喪偶之後,精神狀態非常不穩定,影響到孟克的心理發展。孟克一直有很大的不安與憂鬱情緒,中年以後發展成精神分裂症,還因此住院治療。「吶喊」的出現,與他的心理特質有很大的關係。三)愛情:是今天我想要分享的主題。

這一幅畫與「吶喊」是聯作,在同一個地點。 只是用更多的人物來表達其苦悶、焦慮的情緒
這幅畫取名「吸血鬼」。這男子有如躺在母親的胸前一般,在他所愛戀的女子身上感受著他所渴求的撫慰。但是他同時又充滿恐懼,他害怕女子會像吸血鬼一樣,對他需索無度,榨乾他的靈魂,讓他失去了自我。因此他不敢對愛情作承諾,他要逃離愛情。(他談過幾次戀愛,但終身未婚,一生孤獨。)


這是「分離(separation)」。和情人分手以後,縷縷的相思就如情人長長的髮絲一般纏繞著他不放。他右手放在心口上,手上沾著血跡,因為他的心已經碎了。

一縷相思未了情!
「嫉妒」是他非常有名的創作,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情人琵琶別抱,他在一旁看著「妒火中燒」。深陷的雙眼像是長期失眠的結果,失去了愛情,讓他瞬間變成一個憔悴的老人!他是否在心裡咒罵放浪形骸的舊情人,簡直就像妓女一樣?但是那熟悉的魅人女體又是他多麼難以忘懷的呀!


也許這是他的愛情經歷,但是任何嚐過愛情滋味的人,不是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和感受,也難怪他的畫可以引起這麼大的共鳴了!

延伸閱讀:另一篇孟克有關愛情的畫作之賞析──「孟克的愛情四部曲」

2 則留言:

  1. 印象中好像有聽過說吶喊的主題跟對於核戰的恐懼有關??不管如何,彷彿可以從畫中直接感受到他的情緒,直接傳達,真是厲害!

    回覆刪除
  2. 這是孟克在日記中所描述的有關「吶喊」的靈感來源:I was walking along a path with two friends – the sun was setting – suddenly the sky turned blood red – I paused, feeling exhausted, and leaned on the fence – there was blood and tongues of fire above the blue-black fjord and the city – my friends walked on, and I stood there trembling with anxiety – and I sensed an infinite scream passing through natur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