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在1949年孤家寡人與國民黨從大陸逃難來台灣,我算是外省第二代。跟大多數的台灣子弟一樣,對白紙黑字的教科書深信不疑,眼中只有中國,沒有台灣。1990年到美國進修一年回國以後,才開始展開發現台灣之旅,從閱讀可歌可泣的台灣文學與歷史書籍中認識台灣,開始有自己是台灣人的意識。之前,我未曾去投過票,之後,我只投票給非國民黨候選人。朋友覺得我以外省第二代的背景,可以這麼本土派,很不簡單。讀了姚立明的「也許我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但一定可以有共同的未來」,嘆為觀止。我和他比起來,只能算半個外省人,事實是如此:我的母親是宜蘭人,我與本省人的孩子一起長大。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真正的外省人經歷了什麼?什麼是眷村?什麼是權貴子弟?這麼深藍的背景,姚立明何以會成為打擊迂腐國民黨舊思維的高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