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來認識與羅丹齊名的雕塑家麥約爾(Maillol)

巴黎奧賽美術館有麥約爾的特展,展期到八月底,只能看著網路的影片隔海嘆息。麥約爾(Aritide Maillol, 1861-1944)是一位著名法國雕塑家,與鼎鼎有名的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 )差不多同一個時期,有「南麥北羅」之盛名。畫家不一定會雕塑,雕塑家通常很會畫畫,所以展場繪畫和雕塑都有。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紐約ASL學人體素描憶往

2001年我曾經到紐約學畫畫,那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且豐富的一段歲月。我學畫的主要場所是藝術學生聯盟(The 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 ASL)。這是一個非營利的民間組織,從地下一樓到五樓,除了數十間畫室、工作室以外,還有畫廊、圖書室、館藏部、畫材販賣部、餐飲部以及數百個學生用置物櫃,真是應有盡有。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日本青森縣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之旅

十二月上旬隨安藤忠雄建築之旅來到北海道以及青森縣,前幾日天氣陰、沒下雪、大地一片枯槁,拍的照片都乏善可陳,心情也沈悶,難怪久居北國的住民很容易得憂鬱症。行程最後兩天終於下雪了,大家雀躍不已,不過雪中行進蠻辛苦的,濕冷。細雪紛霏中來到純白的十和田現代美術館,館前的「花馬」成了最大的亮點。該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師西澤立衛所設計,完成於2008年。裡裡外外的牆面都是純淨的白,一樓和二樓有展示,每個展間都是一個方塊,展示著單獨一件作品。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梵谷與日本&浮世繪

2018年3月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參訪了「梵谷與日本」的特展,之前部分展品才在日本札幌、東京和京都做過巡迴特展,主題是「梵谷流轉的日本之夢」,我幸運的參訪了東京那場。來分享特展所見的一些新鮮故事與畫作。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茉莉書店挖寶記:老少咸宜的藝術圖書

上週在茉莉二手書店巧遇1992年東華出版社印行的「寫給大家的佛教藝術」,一本精彩的入門佛教藝術總論,是附有注音的少年叢書,我和先生看的津津有味,如獲至寶。翻出之前茉莉買到的其他藝術圖書,與大家分享。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安曇野岩崎知弘繪本美術館

岩崎知弘(1919-74)是日本二戰後最有知名度的繪本插畫家之一,她晚年在東京的住所,在她過世後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繪本美術館(1977年)。二次大戰中,她的父母為軍國主義政府服務,因此戰後受到社會的排擠,雖然都是知識份子出身,卻只好回到長野縣的老家務農。因此,知弘的獨子在長野縣的安曇野成立了第二家紀念母親的繪本館(1997年)。這裡遙望著日本的阿爾卑斯山,有非常遼闊的腹地,可同時欣賞藝術與自然美景。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古希臘男性青銅鑄像@雅典考古博物館

參加攝影團到希臘,從雅典進出,但逗留時間僅一天,因此我提前五天到雅典,重頭戲是雅典考古博物館。號稱是世界十大博物館之一,我還未曾拜訪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和聖彼得堡的冬宮。去過的有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烏菲茲美術館、梵諦岡美術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和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下圖這尊宙斯青銅像,常出現在藝術史或雕塑史書籍,心儀已久,一定要來朝拜的嘍!巧遇雅典的小學生來上課外教學。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陳文輝徵文畫展@飛頁書餐廳

同去日本安藤忠雄建築之旅的旅伴畫家陳文輝先生在飛頁書餐廳舉辦徵文畫展,展出33件畫作,徵求詩文,讓畫作裝上翅膀,將來一起出版畫冊。這我才第一次造訪台北娘家附近另一家很有特色的二手書店(以前只去茉莉書店),在此與好友分享。也希望親友在畫展結束前去參觀,賞畫、尋書,還可以用餐喲!(地址:新生南路二段30巷3-1號)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倫敦國家畫廊的「狗兒狂歡夜」(Dog's night)

介紹一本以倫敦國家畫廊為背景的英文繪本,我在二手書店挖到的寶,中譯本為「狗兒狂歡夜」(華研文化出版)。到倫敦千萬不要錯過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這裡收集了兩千多幅1260-1900年間的繪畫,免費參觀,有提供重要作品的中文導覽,2014年開始可以拍照,但禁用閃光燈或腳架。美術館位在遊客必訪的特拉法加廣場北邊。廣場有水池、雕塑和紀念柱,常常舉辦藝文活動。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迎孫曲

歡迎寶貝孫子誕生,找些在國外美術館拍到的兒童名畫貼出來,表達全家人的歡欣與祝福!媳婦真是辛苦了,大家一起和寶寶快樂的學習和成長吧!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在淡路島夢舞台與福本寺水御堂尋訪安藤忠雄

因緣際會,在臉書看到「尋訪安藤‧建築美學之旅」的行程不錯,對建築完全外行的我第一次參加建築之旅。主辦人也不是學建築的,只是與安藤忠雄本人有接觸,非常欣賞他的為人和建築,以辦這種旅行為樂。行前我看了安藤先生的傳記,還聆聽了一場安藤精彩的演講,立刻成為安藤迷,滿心期待的踏上安藤建築美學之旅。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瀨戶內海「豐島美術館」心靈之旅

最近參加安藤忠雄建築與瀨戶內海藝術季的旅行,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豐島美術館。這個島嶼從1975年開始成為日本廢棄物掩埋場,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當地居民於1990年發現後,開始漫長的抗爭,終於在2000年得到政府道歉,之後花了十年復建,擺脫了毒島的惡名。2010年豐島美術館開幕,豐島成為瀨戶內海藝術季的七個小島之一。藝術季每三年舉辦一次,但是平常這些島嶼上就有很多美術館,以及常設的戶外裝置藝術,成為日本關西著名的國際觀光景點。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巴塞隆納五日遊行程簡介(上)

十年前曾經參加旅行團到西班牙,巴塞隆納這麼大的都市,也只能蜻蜓點水式的待兩天。這次趁著去北非摩洛哥之便,從Casablanca搭機兩個半小時抵達巴塞隆納展開五天的自助行程。三年前上了攝影課之後,旅行中花在攝影的時間增加很多,平均起來我們每天只拜訪了兩個景點。不要說奎爾公園待了五個小時,連巴特羅之家也拍了三個小時。照片拍得太多,還沒整理好,就先用iphone 6拍的速寫,簡略介紹一下行程。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那些年我們讀的教科書──紀台灣二次政黨輪替

2016年是台灣民主元年!選舉前,這面有人愛、有人恨的國旗成為焦點。我們來看民國51年我小一的國語課本:第十六課  我們的國旗。通常兒童時期留下的記憶是最深刻而難以撼動的。所以台灣教育制度下長大的人,當然是發自內心認同這面旗子,甚至熱愛這面旗子的。不過,台灣有許多人對這面旗子是深惡痛絕的,他們都認知或實際有被國民政府迫害的慘痛經驗,拒絕被國民黨的祖國─「中國」統一(個人是認為我的祖國是台灣),所以他們致力於台灣獨立建國,真正的台獨旗子不是這一面。黃安真的是誣陷了周子瑜呀!(註:周子瑜在韓國與各國佳麗同持自己國家的旗子舞蹈,被黃安舉報她是台獨份子,因而被所屬公司要求在國際媒體前鞠躬道歉。在台灣引起公憤!)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復古的法國二十世紀畫家巴爾蒂斯(Balthus)


二00一年我到紐約藝術學生聯盟(ASL)學人體素描三個半月,在二手書店Strand買到這本書。那時候完全不認識Balthus,只因為喜歡他古典優雅的素描,就買了書來當臨摹的範本。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靜心」外一章:刺繡(十字繡)

小時候最喜歡的一堂課是美術,可以畫畫,不用上課。美術課本不用老師考試,我從頭到尾翻閱好幾遍,書上的許多名畫都記在小小的腦袋瓜裡了。三十幾歲以後才有機會出國見到真跡,感動的如見故人,而且故人比印象中還要美上不知多少倍!我第二喜歡上的課是「才藝課」(那時候叫美勞?工藝?還是家政?)打毛線、織椅墊、十字繡、瑞典繡,我都喜歡。簡單講,我喜歡做「女紅」啦!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箱根」紅葉與美術館之旅


東京到箱根有兩日或三日的周遊卷,包含新宿到箱根湯本的火車以及箱根的各種交通費用。但是搭特急的火車需要另購特急卷約900日圓,搭海盜船和纜車都被蓋章,可能只能搭乘一次。我買了三日卷,第一天抵達箱根湯本後,搭往強羅的巴士20分鐘到小桶園(也會到雕刻之森美術館),參觀開館才一週年的「岡田美術館」。搭登山小火車的話反而慢很多,且幾乎搶不到座位,因為一整列大火車的人轉搭才兩節車廂的小火車。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在東京上野公園遇見「日本的畢卡索」

在上野公園國立博物館前的廣場上,看見一位先生一手提著小水桶,一手拿著一把雨傘在地上比劃著,一旁有許多遊客圍觀,地上好長一排黑色的可愛動物圖像.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觀後感

中正紀念堂正在舉辦二十世紀法國重要女畫家羅蘭珊的特展(展期至10月12日,11月15日至3月1日會在台中國美館展出)。特展名「唯美.巴黎」,因為其畫風唯美浪漫,巴黎是她的故鄉也是她發跡、終老的地方。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東京「知弘美術館」追憶往日情懷

這是1980年代台灣很流行的卡片(我從百寶箱中翻出來的),背後印著美麗的詩詞。當時還未30歲的我與閨中密友互相交換這些浪漫的卡片。只知道是日本的女畫家所繪,對她所知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