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繪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繪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孫子五歲——人生最初的記憶

小孩子四歲以前的經歷,大多數不會存在記憶中。所以四歲到五歲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就成為他人生最初的記憶。這篇紀錄這一年他特別有印象的人事物,讓他長大可以回味。有人說兩歲到五歲的小孩是野獸,所以四歲到五歲這一年是野獸蛻變成兒童的一年。明顯大躍進的包括表達情緒與紓解情緒、主動找鄰居和親戚遊戲互動、遵守媽媽立下的規條、敘事溝通內容更豐富、會耍心機作弄人(玩笑性質)等。今年是世界瘟疫第二年,多了口罩,少了外出的機會。因地利之便,日月潭是孫子去過幾次的地方。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四歲孫子的恐龍時期

孫子在未滿一歲時,就出現強烈喜歡汽車的傾向。配合他的興趣,自然有一些玩具汽車、樂高汽車和交通工具的書籍。 三歲多開始迷恐龍,現在已經超越汽車,出門手上永遠拿著恐龍模型。每個月去一兩次科博館,太空劇場演南極恐龍,可以一天看兩遍。還好,買了不少恐龍書,不論內容深淺,只要有圖,通通派上用場。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孫子滿四歲-----「愛,如其所是」

 有人說:「三歲孩子,貓狗都嫌」,對每週只帶孫子一天半的阿嬤來說,孫子是前世情人,所有相處的時光都是異常珍貴,也充滿喜樂的。


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楊茂秀的兒童哲學以及推薦書目

這位就是久仰大名的楊茂秀,他是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之後留學美國,專攻兒童哲學。於1990年在台灣成立毛毛蟲基金會,著作等身,至今76高齡還擔任董事長。基金會在台北和台東有兩個空間,經常舉辦說故事、演講、研習會、實驗營等活動。是推動台灣兒童哲學教育的先鋒、第一把交椅。近日有幸參與了一天的課程,得償宿願。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歡迎光臨「小大繪本館」

「繪本」就是圖文並茂的書,適合0歲到99歲的人。因緣際會,發現台中美術館綠園道上有家「小大繪本館」,有幾位同事的小孩都是看這裡的書長大的。我先去聽了林真美老師的演講,孫子出生後,就來當志工了(實習四次就可上工)。在書堆裡當志工,真是再好不過了!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日本二手書店「Book-Off」挖寶記

在台北茉莉書店幸運買到兩本日本原裝的剪紙繪本,人見人愛。其中一本割愛給一位說書人,我興起到日本旅遊時去逛逛兒童書店買回來的念頭,幾位朋友聽說我有此意,都托我幫忙買。可惜問了四五家書店,都沒買到。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舊金山繪本奇緣@Green apple books

我弟弟畢恆達(自稱二手書店達人)從高中讀建中開始,就把零用錢都花在牯嶺街,書架上一大堆黨外、中國三〇年代的禁書。九〇年我到紐約進修,他在紐約修環境心理學博士,姊弟倆常去Strand 二手書店,我在那裡買了數十本厚厚的藝術圖書,郵寄回台灣。(下圖是2011年所拍)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阿嬤的挑戰───孫子兩歲八個月

孫子兩歲前,從什麼都不會、都不懂的嬰兒,成為一個會走、會跑,有喜怒哀樂,能說完整句子的幼兒。那是一個充滿新鮮感、單純又快樂的過程。沒想到,過了兩歲,讓阿嬤煩惱的挑戰陸續出現。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我所認識的幸佳慧及其著作──為佳慧祈福

十年前在二手書店買到「掉進兔子洞──英倫童書地圖」,內容介紹英國著名童話的作者、創作背景、發生地景點等等,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好書。之後,我跟隨著拜訪了肯辛頓公園的彼得潘、牛津的愛麗絲書店、湖區的彼得兔,在英國買了派丁頓熊繪本。對作者幸佳慧印象深刻,成大中文系、藝術研究所畢業,正在英國攻讀兒童文學博士。哪裡去找更好的學術背景來經營兒童文學呀?受過文學和藝術訓練,到兒童繪本發源地研究兒童文學,除了欽佩,更是滿滿的羨慕呀!


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阿嬤的秘密花園&茉莉二手書店

我是一位退休醫師阿嬤(很有閒),在鄉下住所規劃了一個四面都是書架的兒童書房(扣掉門和窗),從孫子懷胎三個月開始展開繪本大收集,兩年多來收藏了2200多本兒童書籍。自從有了孫子,我看大人書的時間大為減少,待在兒童書房的時間越來越長,這裡成為阿嬤的秘密花園,同時也是孫子來訪時的遊戲室。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詩是用來朗讀的──繪本也是

Poetry is meant to be heard and read。詩是用來朗讀的,繪本也是。為了讓孫輩從小接觸英語,我收藏的繪本中,有將近一半是英文的。現在都說「親子共讀」,繪本不只是給小孩看的,更是讓大人講給小孩聽的。因此英文繪本如果有朗讀CD可以參考最好,若沒有,從Youtube多半可以找到,常常有好多版本呢!我把最喜歡的版本下載,有空時聆聽,順便自己練英文。來分享幾本意境如詩的美聲朗讀繪本。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蝌蚪奇緣

新社社區裡有五個自然生態水池,裡面佈滿了黑壓壓的小蝌蚪,至少有幾千隻吧!心裡想著:這可是小孫子最好的生態教育題材呀!孫子還小,阿嬤先來好好觀摩學習。注意看,池子下方邊緣環繞著石頭的黑色塊狀物或點點,都是幾百隻的蝌蚪擠在一起喲!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石頭湯和羅宋湯

在茉莉二手書店陸續買到三種版本「石頭湯」的英文繪本,分別以西方和中國為背景,「東」「西」劇情和畫風比一比。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茉莉書店挖寶記:一次買到23本,亮個相

一年多來,我已經養成每個月至少光臨台中和師大茉莉二手書店各一次的習慣。兩星期前從日本回來才光顧台中店一次,沒想到昨天花了兩個半小時,又挖到23本好書,五花八門的書都有,全體亮個相給叔叔伯伯阿姨們欣賞,光看封面就像逛美術館!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一見鍾情的繪本:經典繪本與名家繪本

經典繪本:流傳多年,歷久不衰的好繪本。經過時代的考驗,代代相傳,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份,例如彼得兔。名家繪本:雖然年代不是很久遠,但是該繪本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流通,是未來的經典繪本。本篇按照年代介紹十幾本經典名著,有助瞭解繪本的演化。下圖是洛杉磯市區的二手書店(The last book store)童書部。需要整整一天才能逛完吧!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一見鍾情的繪本:繪畫技法篇

繪本的英文是picture book,在日本翻譯為絵本,在台灣繪本、圖畫書、圖文書並用。顧名思義,是由連貫的圖畫為主的書,搭配簡單的文字說明,有時連文字都不需要。還不會認字的小孩,光看繪本裡的圖畫就理解很多內容了。選購繪本一年多來,逐漸訓練出光看封面的圖畫和書名,就可以預測這是好繪本的能力。看完整本,很少失望的,我把這類繪本稱為「一見鍾情」的繪本。這篇依據繪本使用的繪畫媒材和技法不同來依序介紹。刻意挑選不同媒材的繪本,是讓孩子瞭解美術有許多形式,也可以趁機教小孩用不同媒材來創作。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零歲閱讀」與「幼兒繪本挑選」經驗分享

十個月大的孫子會自己拿著書講故事了(用外星語),十六個月來,我已經買了繪本和親子書籍兩千冊,覺得可以整理一下「零歲閱讀」與「挑選繪本」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我的學生們許多是新手爸媽,除了醫學問題,偶然也會問我幾個月大的嬰兒要看什麼繪本,且聽我細說從頭!呵呵,老師的職業病發作!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安曇野岩崎知弘繪本美術館

岩崎知弘(1919-74)是日本二戰後最有知名度的繪本插畫家之一,她晚年在東京的住所,在她過世後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繪本美術館(1977年)。二次大戰中,她的父母為軍國主義政府服務,因此戰後受到社會的排擠,雖然都是知識份子出身,卻只好回到長野縣的老家務農。因此,知弘的獨子在長野縣的安曇野成立了第二家紀念母親的繪本館(1997年)。這裡遙望著日本的阿爾卑斯山,有非常遼闊的腹地,可同時欣賞藝術與自然美景。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共讀繪本,教出全人格的孩子」──by山本直美

這本山本直美著作的有關繪本與幼教的書,我認真的寫了筆記,有許多觀念非常值得分享。總結一句:孩子需要的,繪本都會教他。選擇與應用得宜,確實是如此。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敦煌世界繪本展(中英文繪本五折)

去參加了一些研討會,認識了幾位專門推廣和研究繪本的老師,在臉書追蹤她們,得到不少繪本的訊息。新書的團購,我都沒有參加,因為新書實在太多,價格不便宜啊!兒童節近了,敦煌推出世界繪本展,很多書籍有五折的優惠,就順路去敦煌繞了一下。雖然是活動第一天,很多書已經賣完,相信會補貨,網路也可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