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健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健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紐西蘭米佛步道苦行記

米佛步道號稱世界最美的步道,有設備完善的五星級山屋(兩人一室的套房)。早早報名丘山行的行程,臨行前才知道這行程不輕鬆,五天四夜走五十三公里,但是有五十二公里集中在中間的三天。第二天十六公里緩下坡,第三天十五公里上升七百公尺,下降九百公尺,第四天緩下坡二十一公里。身上必須背著這五天要使用的雨具、衣物和盥洗用品。對我而言,這三天都是破紀錄,我最長走過浸水營的緩下坡十六公里,不必揹背包,沒有下雨。行前只在大坑五號步道練習三到四公里的健行,就上場了,雨中健行,可沒辦法練習,也不想練習。


2022年2月15日 星期二

山海圳國家綠道之旅(2)---「圳」與「山」

山海圳之旅的第三天我們在烏山頭水庫附近參觀,然後健行到曾文水庫。前晚住在烏山頭大飯店,次日一早就有熟悉水庫歷史的資深解說員帶領我們在園區裡參觀。他把水庫創建人八田與一的故事,說得詳盡動人,讓人肅然起敬!


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山海圳國家綠道之旅(1)—「海」

「山海圳國家綠道」起自台南台江內海國家公園,終點玉山峰頂,從海平面0公尺上升到台灣最高點3952公尺。兩端是台江和玉山兩個國家公園,途經烏山頭和曾文兩個水庫,以及嘉南大圳圳路,造訪原住民、客家人、福佬人在台灣生活的文化。一路上歷經熱帶、溫帶到寒帶的多樣生態。全程177公里,可以健行、騎腳踏車、搭公車,還有水庫的遊艇。有人全程步行,11天完成。我們參加丘山行六天五夜的行程,從台江內海行經兩個水庫,攀登玉山前鋒,最後抵達阿里山。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之旅

世界疫情爆發的前一年秋天(2019年10月),我們參加丘山行健行團拜訪美國加州內華達山脈的優勝美地公園,三天兩夜,雖然只走訪了最著名的幾個點,留下深刻的好印象。春天或夏天去的話有服務範圍更大的遊園車和公車,還可健行到境湖。下次有機會應該排個五天四夜,期待中。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合歡山東峰杜鵑花語

合歡山拍高山杜鵑是嚮往多年的自然攝影熱門景點,擔心高山症所以一直沒有成行,多虧先生不斷督促,還備好了高山症藥物,那就放膽一行吧!前一日先在清境適應高度,提早就寢,次日五點半起床,六點半抵達松雪樓下方的停車場,聽說五點半這裡就滿了,運氣好有人擠出一個位置,讓我們停車。


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上山下海----阿朗壹古道健行

 阿朗壹古道在台灣東南海岸,原住民的口述歷史中,相傳有八百年的歷史,是打獵、通商、遷移使用的步道。正史記載是清朝1877年官方開始修建此步道。沿途景觀開闊、秀麗,是台灣著名的健行步道之一,需事先申請,且一定要有導遊帶領。我們是第一次來訪。(丘山行健行團)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發現新台灣---陽明山與新北投健行之旅

 三年前開始參加丘山行的健行團,剛開始是去外國,疫情以來開發了不少台灣的行程,這次是兩星級的陽明山和新北投健行。沒想到用腳深入認識陽明山,與之前的印象完全不同,新北投多年沒去,也是讓人驚艷。這次行程被健行高手稱為「耍廢行程」,三天兩夜住在舒適的陽明山麗緻酒店和新北投的加賀屋。(不是住山屋,呵呵)三天才走了五萬多步,大多是緩坡。不過第三天大雨滂沱,算是人生第一次雨中健行。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森林療癒@屏東雙流森林遊樂區

最近參加屏東三天兩夜的一星半健行團,前面兩天吃好、住好,有排灣族導覽員帶領走原住民的輕鬆步道。第三天是一位「森林療癒師」帶隊走雙流森林遊樂區,用五感來體驗森林浴。日本在1982年開始使用「森林浴」一詞(日文Shinrin-Yoku, 英文Forest bath),目前有六十幾條森林浴步道,每年定期舉辦森林浴活動。近年「台灣森林保健學會」成立,舉辦森林療癒師證照訓練課程,林務局也推廣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相關活動。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司馬庫斯秋之健行

 由於疫情的關係,本來舉辦國外健行為主的「丘山行旅行社」改辦國內健行活動,我們欣然參加十一月中旬「李棟山古堡」、「司馬庫斯巨木林」與「鎮西堡神木群」的三天兩夜之旅,這是深入認識台灣的好機會。第一天去李棟山的路上,我們在「宇老」的一家餐廳用午餐,附近可見遠山含笑,心情大好。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荒野健行@澳洲塔斯曼尼亞Tasmania Overland Track

去年秋天還在阿拉斯加健行,就報名了「丘山旅行社」今年澳洲Tasmania的十二天健行之旅,其中有六天背著每日要用到的個人物品和午餐(我的背包五公斤,先生的九公斤),日行12公里(6到8小時),連續五夜住在只有公共衛浴的山屋,寫下人生旅遊和健行的新紀錄,健行的勞苦都已過去,留下許多值得一書的美好回憶!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奇萊南峰苦行記

在大坑五號健行步道遇見一位帥大哥(超過六十五歲嘍),幾乎每天都來走二號和五號步道,更讓我們驚訝的是他都背三十幾公斤的背包做重量訓練,我和先生心想這是何苦來哉?見面幾次後,他邀約我們參加奇萊山的登山活動,我們表示沒有這能力啦!帥大哥說這次女性山友佔多數,是三天兩夜的奇萊南峰之行,很輕鬆啦!(奇萊主峰很難)而且是住全台灣最豪華的山屋「天池山莊」,還要抽籤呢!先生上網查看,是登百岳的入門行程,盛情難卻,就參加吧!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阿拉斯加冰川與荒野健行行程介紹(二)

西元1867年,美國用720萬美金從蘇俄手中買下阿拉斯加,沒料到後來發現石油和黃金。阿拉斯加被稱為美國最後的荒野(Last Frontier)。早在1907年,Charles Shelon(1867-1928)來此打獵,就開始致力於推動Denali國家公園的創立,目的不是為了觀光,而是為了生態的保護。所以他被稱為Father of Denali Park.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阿拉斯加冰川與荒野健行行程簡介(一)

十幾年前為了登玉山,我和先生開始規律的在大坑步道健行,健行成了我多年來唯一的運動。去年拜訪挪威,健行到佈道岩,因為沒有穿登山鞋,吃盡了苦頭,但沿途美景讓人回味無窮。在臉書發現由幾位台大登山社校友所創立的「丘山行旅行社」,專辦國內外健行旅遊,帶著忐忑的心情參加了這「兩星半」的阿拉斯加健行之旅(難易程度分一到五星,三星以上我們還沒資格報名)。此行見到了搭車旅遊無法見到的美景,認識了有趣的新朋友,也學到了健行知識,開啟嶄新的旅遊經驗。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大坑五號步道「頭嵙山」登頂──台中市最高點

大坑有十條步道,搬到新社來,原因之一是可以常常去五號步道健行。從住處開車十分鐘就到五號登山口,可以說五號步道是家裡的後山。十條步道裡,我最喜歡五號,因為是走在陵線上,時而上坡、時而下坡,下坡等於是休息,走起來輕鬆許多;而且一路上陰涼。路上遇見一位爸爸背著一個、牽著兩個幼兒,真是佩服!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挪威南北大縱走──奇蹟石(Kjerag)與惡魔之舌(Trolltunga)

攝影團裡臥虎藏龍,個個旅遊經驗豐富、身懷絕技之外,這次還有不少登山高手,在爬完來回五個小時的聖壇岩之後,第二天竟然準備攀登來回需六到八小時的奇蹟岩。這是我們在峽灣的渡輪上用望遠鏡頭拍到的奇蹟岩。就是那顆天外飛來卡在山壁間的小石頭啦!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挪威南北大縱走──聖壇岩(Pulpit Rock)鐵腿之旅

挪威地處北歐,形狀狹長有如琵琶,本土面積32萬4千平方公里(台灣的九倍),人口523萬人(不到台灣的四分之一)。南北長度1347公里,但是因為海岸線如蕾絲邊彎彎曲曲,總長達2萬5千公里。一百萬年前挪威被1000-3000公尺深的冰河所覆蓋,一萬年前冰河開始後退,高山上的冰河因地心引力向下滑入大西洋,冰河侵蝕兩岸山壁和河谷,海水灌進來,造就壯觀的峽灣風光。挪威的峽灣和北極光就成為觀光客最熱衷追逐的目標。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新社五號步道與胡明月民宿餐廳

新買了iphone 6 plus,拍照功能不輸單眼相機,走到哪兒拍到哪,真是方便!聽說攝影鏡頭出自台灣的大立光,真是厲害。今天到大坑的五號步道健行,步道在頭嵙山的稜線上,最高點海拔850公尺左右。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上阿里山前的暖身──「特富野古道」

這次上阿里山走塔山步道出現輕度高山症的症狀,才相隔幾個月,沒想到體力明顯退步了。以後去阿里山,考慮第一天走特富野古道,夜宿阿里山,第二天再來走塔山步道,比較能適應。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來去溪頭遠足嘍──健行兼洗肺

溪頭位於南投縣鹿谷村,海拔1150公尺,園區內種滿杉木、檜木、櫸木、楠木、孟宗竹,有溪流、大學池、神木,步道設施完善,是台灣著名的觀光勝地。大學一年級時,大二的學長在此舉辦迎新活動。七年級當實習醫師時結婚,僅僅休假兩日,也來這裡度蜜月。那個時代溪頭是個路途遙遠的旅遊勝地。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阿里山姊妹潭與塔山步道

漫步林中小徑, 有鳥語花香相伴, 是我覺得最幸福的運動與休閒了. 阿里山正是這樣的好所在. 兩年前, 我們走了往神木方向的步道, 今年我們往姊妹潭走去. 在遊樂園附近的森林, 主要看到的是柳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