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神秘街頭攝影師

去年(2014)有一部紀錄片紅遍了各地的國際影展,片名是「Finding Vivian Maier」。這位薇薇安邁爾(1926-2009),目前維基百科稱呼她是美國六零、七零年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但是在2009年她過世以前,在google查不到任何有關她的資料。她生前未曾發表過她的攝影作品。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電影: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

今天看了一部攝影家的傳記紀錄片:「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The salt of the earth 字面意思是「地上的鹽」,源自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第13節.「你們是地上的鹽。鹽如果失去了味道,還能用什麼來把食物醃成鹹的呢?它再也沒有用處,只好被丟在外面,任人踐踏」。我想是導演以此片向攝影家薩爾加多致敬,讚賞他是上帝眼中有用的人、人中之龍。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柺杖別拿錯了邊

電影海報。(網路照片)
行醫數十載,養成一些職業習慣,例如出國時總喜歡察看人家的殘障廁所設計、公共運輸的無障礙設施,或者殘障車標誌、殘障停車位設置及使用情形。

看電影或電視時,對內容涉及醫療問題的時候,也會特別留意其中謬誤的地方。例如戲裡總把精神疾病患者演成智能不足的樣子,總把嘴歪眼斜與殘障兒童連在一起,這種謬誤很容易誤導民眾對身心障礙者產生刻板印象。

依據海明威的「戰地鐘聲」所改編的電影「永遠愛你」(In Love and War),叫好又叫座。片中海明威在戰地右腿被炸傷,經女主角(護士)及醫師專業細心的照料之後,逃過截肢的厄運。戲中的海明威右腿綁著石膏,兩手撐著腋下拐杖,竟然是懸空右腳,靠著左腳以及兩支柺杖一跳一跳得追著女主角跑。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何忍耍非常手段─脊髓再生手術之爭議


在「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這部電影中,金哈克曼飾演神經研究科學家,在老鼠脊髓再生實驗成功之際,偷偷進行人體的脊髓再生研究。由於老鼠是遠比人類低等的動物,老鼠實驗的成功,並不表示其方法可以適用於人類。因此在醫學先進國家需要在更高等動物實驗成功後,通過嚴格審核才可以進行人體實驗。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現代藝術大師:瘋狂達利等(BBC製作紀錄片)

中正紀念堂正在舉辦「瘋狂達利─超現實主義大師特展」,展期是2012年6月16日到9月30日,每日上午九點到下午六點。(十月以後移師高雄)為了查詢有關達利的資料,意外的發現2010年英國BBC曾經製作一部60分鐘的達利紀錄片。BBC的製作水準向來很高,這部也不例外,建議要去看達利特展前,可以先看一下這部片子。

這大概是達利最有名的肖像。不知這鬍子留了多久,每天花多少時間整理?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紐約MOMA看日本電影「細雪」

電影是八大藝術之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有不小的電影院,定期播映各國的電影。買了美術館門票,可以順道看電影,單獨買電影門票看電影也可以。

二十幾年前弟弟在紐約留學的時候,曾經在MOMA看過黑澤明和卓別林的所有作品,真是羨煞人也。

2001年我到紐約三個半月,因為在藝術學生聯盟學畫,用學生證加入美國美術館會員,會員卡可以免費參觀所有的美術館,也可以到MOMA看免費的電影。當時正逢每週播放一部日本導演市川崑(Kon Ichikawa)的電影,先看了幾部他的早期的黑白片。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人生永恆的回憶

2001年在紐約看過一部日本電影─After life,這是1998年出品, Hirokazu Koreeda (是枝裕和)所導演的片子,日文片名原本是Wonderful life。

看日文發音,英文字幕的電影,比只有英文發音的電影吸收的比較多。劇情是說:人死後,會先到一個中繼站;問官們請每個人從這一生中選擇一段回憶,然後向前行,將來這段記憶一直同行,而其它的事情都將遺忘。

每個人有三天的時間作決定。對象有男有女,有老人、中年、青年。大家的反應都不同,有人嫌只有一個不夠,有人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有何值得回憶的。結果出現各式各樣的選擇,有櫻花飄落的瞬間,有在雲端駕飛機的剎那,有孩童時期洗澡時天上照下來的月光,有穿著紅衣紅鞋跳舞的小女孩身影,有躺在媽媽腿上挖耳朵時,媽媽的體溫與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