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老人末期癌症沒有治療活得更久更好的案例分享

我第一次聽到老人的癌症不要治療,是『大往生』的中村仁一醫師說的。最近一本暢銷書『如國活到八十歲』的作者和田秀樹也有一樣的說法。他們的理論是癌症是人類老化的現象之一,通常惡化的很慢,所以發現的時候,已經治療效果不太好。即使現在癌症治療進步很多,許多的癌症治療方法也是老人難以承受的。所以順其自然,老人國日本的醫師紛紛有這種發現。當然老人也有可能罹患治療效果很好、副作用少的早期癌症,那理應積極治療。以下是家屬分享在「在宅善終協會」FB粉絲團的文章。我感謝她的分享。她說陪伴父親的一年多,持續的追蹤協會的文章,也感謝我們。請大家追蹤該網頁,建立「死亡識能」。

去年九月底,我父親診斷出膽管癌併淋巴轉移,當時我父親問醫生兩個問題。

1.我還有多久時間?醫生回:臨床經驗5-6個月。

2.化療可以治癒我的癌症嗎?醫生回:只能試試看。


同年十月做手術切片基因分析,確定我父親身上的癌症沒有合適的標靶藥。

我父親沒有考慮很久,跟我們說:醫院診斷判我死刑,但我相信耶穌,生命在神手中所以我選擇依靠神。


我父親選擇不積極治療(化療),繼續開心快活的在山上過他想要的退休生活。這樣平安過了一年,今年八月初,我父親身體有點不舒爽,體力明顯衰退,八月中下旬開始沒有胃口、黃疸。


九月初體力一天天虛弱,我的形容是雪崩式下滑,我家人們包括我母親,知道爸爸交代不要插任何管子,八月底爸爸下山回家後,就居家照護由家人們輪流陪伴照顧,因為身體狀況變化太大,爸爸也開口交代我們要跟他親朋好友,同事長官說聲謝謝,家人們就ㄧㄧ通知他們。


九月開始陸續很多親朋好友,來家裡探望我父親,當看到我父親身體瘦骨如柴,虛弱無力全身黃疸狀況,每個人都不捨,問:要不要(怎麼不打)打營養針、要不要送醫院………很多很多的關心、很多很多的為什麼及要不要。


爸爸當時最常要我們給他吃冰塊,冷泡高山茶、冰可樂(爸爸口腔味道用漱口可以讓他比較舒服些),甚至有位很會煮咖啡好友來探望,爸爸開口想喝咖啡,家人們都沒有阻止,爸爸也開心的喝了半杯咖啡… … …。


知道我們沒有強迫爸爸進食,讓許多親朋好友無法理解接受,現在想想非常謝謝我家人們的共識,面對許多質疑關心時能夠心平氣和接受,卻依然尊重爸爸的初衷。


我父親精神好一點時一直跟我們交代「他要美美的離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在他安息前他完全臥床時間嚴格來說只有最後那三天,在他生命最後兩週,爸爸看到他這一輩子大部分的親朋好友,在爸爸還有力氣時可以親自ㄧㄧ跟大家道謝。


最終道別時刻他的太太、孩子、孫子…大家圍在爸爸(阿公)身旁,每個人都輕聲細語謝謝爸爸(先生、阿公),媽媽也跟爸爸說:你辛苦了,你安心的去,不要太擔心我……大家一直說到爸爸吐出最後一口氣。


我父親於九月中某日吐出最後一口氣就安祥的睡著了,沒有任何掙扎痛苦就像睡著了一樣。


最後想分享的是,我父親安息後大約是凌晨一點多入冰櫃(一樣在家裡),十天後解凍,殯葬人員當時跟我們要不用了的棉被、浴巾…置於冰櫃下,那時跟我們解釋有可能大體會出水(預防措施)。


在解凍過程中爸爸大體沒有異味,入殮當天爸爸大體也沒有「出水」的問題一切都非常乾淨。

我父親走得非常乾淨 、得體… 親朋好友們看到我父親臨終狀況,許多人私下都跟自己家人交代,要比照我爸爸一樣的方式。


能夠這樣照顧爸爸其實沒有像打這篇文章那麼容易,其實照顧上要面對很多狀況且必須馬上解決(決定),我們也是因為家裡有許多位護理師,彼此排班輪流照顧,面對媽媽及另一位沒有醫療背景的家人,她們也曾提出疑問?要不要打點滴營養針,在我們詳細解釋後,雖然還是有疑慮卻也接受,(之後才知道妹妹當時也上網查許多資訊)。


分享這文章是因為爸爸生前非常明確表示自己不插管、要美美的走,家人們得以尊重爸爸的心願,沒有浪費太多時間爭執,陪伴照顧爸爸到最後一刻,現在才驚覺他生命中最後那兩週,不就是「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沒有遺憾。


註:這個過程示範了真正的自然死亡。兩個星期的虛弱不適,三天的臥床減少飲食。在沒有全民健保、無效醫療以前,這就是生活的日常。親友們好意的各種建議甚至質疑,家屬都要有心理準備,聽聽就好,也不用反駁。最重要的原則是聽從病人身體的聲音,不想吃,不要勉強,想吃什麼、吃多少,都由病人決定。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