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阿里山小笠原巧遇帝雉

去過阿里山幾次,這次因為朋友秀了去小笠原拍的帝雉照片,特地前往尋找,運氣真好,遇見了兩公一母的帝雉。其實小笠原也是看雲海和日落的好地方。


到小笠原有三種方法,走路上山要兩個鐘頭。搭乘看日出的火車到祝山站,走路到小笠原約500公尺。火車是五點多發車,六點四十就下山,若去小笠原逛久一點的話,要自己走回山下。

這是先生拍的阿里山日出,他來了三次,都沒有碰到雲海。


櫻花季節九點開始到三點,每兩個小時有遊園車從遊客中心開往祝山站,下山最後一班是四點半。我們搭三點的車上山,因為帝雉只有在早晨和傍晚出來覓食。

祝山站有幾棵老櫻花樹,花況比山下的好許多。



往小笠原的路上,沿途環境清幽,讓人心靈沈澱!



有一家供應早餐的咖啡廳。附近的木蘭和櫻花開得特別美。可能是觀光客比較少,海拔也比較高的關係。





我聚精會神的猛拍櫻花,先生從觀景平台打手機來,壓低聲音說:「有帝雉。」。我拔腿就走,提醒後面的遊客:「噓!有帝雉。」他們也踮著腳跟上來。



哇!大帥哥!生平第一次看到。



公的比較膽大,在我們面前繞來繞去。好不容易遠遠看見母的,又躲起來了。羽毛是保護色,不顯眼。



其他遊客趕最後一班(四點半)遊園車下山了。只剩我和先生兩人在這裡慢慢等,跟他們捉迷藏。

匍匐前進!


尾巴翹的高高的,好神氣啊!


鼓起胸膛!


每隔一段時間,雄帝雉就會站起來拍拍翅膀。這是他們求偶或者打架時需要的動作,要時常練習嗎?


好幾次措手不及沒拍到,或者被東西擋了,或者焦距沒對好。
這張照片嘴巴沒有露出來,很可惜!


這張頭部完全模糊,但是完全展開的尾羽,深具特色。


旗鼓相當,蓄勢待發,頗有想打架的架式。也許被遠方的我們干擾,反而分道揚鑣,什麼事也沒發生。好可惜!


原來中間最長的兩隻羽毛會左右分開,讓人想起京劇和歌仔戲中武將的頭飾(雉翎)。


西元1906年,英國鳥類學家Walter Goodfellow來台採集標本,看到原住民帽子上的兩根長尾羽是他從來沒見過的。雖一時找不到帝雉本尊,帶著這兩根羽毛回英研究,證實了這是台灣特有的新品種。

台灣是一個遠離陸地的火山島,其實有很多別地方所沒有的特有種動、植物呢!有些已經絕種,有些瀕臨絕種,需要大家共同來保護哩!

不知不覺拍到天快黑了,走回祝山站。若是天氣好,可以看到更美的晚霞、遠山與雲海。
祝山站走回賓館,一路下坡,一般人需要45分到一個鐘頭。膝關節不好的話,要帶護膝和手杖。


台灣有三種原生種的雉雞,帝雉以外,有羽毛更花俏的藍腹鷴和環頸雉。
藍腹鷴常出現在大雪山步道,有機會可以去健行兼賞鳥。(網路照片)


環頸雉分布的範圍更廣,這張網路照片是在台中清泉崗機場拍的。據說膠彩畫大師林之助曾經在附近的水湳市場買了一隻在家裡養著,等到羽毛最美麗的時候,畫下牠的身影。那個時代,台灣人吃環頸雉,不可思議!朋友看到這張照片說:「這怎麼吃得下去呀?!」人類有在進步吧!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