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背向方尖碑,可是屋頂自由神像面向此邊,遊客入口在此平面的下一樓 |
到國會大廈已經8點50分,入口處沒有人排隊。但有許多青少年聚在門口,猛灌手中大瓶、色彩鮮豔的飲料,真是辛苦啊!(被要求連水帶瓶要丟掉,可惜!)我有經驗了,出門前先喝了一大杯水,沒帶水壺也沒帶雨傘,免得被當恐怖份子。沒想到,進了大廳一大堆人先要排隊領票,另一堆人排隊等入場。我問工作人員:「我不參加導覽的話,可以去那些地方?」「只能在遊客中心,有個小博物館。」「可以去dome嗎?」「不行!」
只好摸摸鼻子去排隊,沒想到不一會兒有工作人員問:「Is there any party of one?」我立刻舉手,她很負責的問完我前面的隊伍都沒有單獨來的,才給我票,拿了票等了10來分鐘就入場了。先看一部15分鐘的電影介紹,英文講的清楚又慢,還有英文字幕,雖然有些美國歷史不熟,大致上有重要觀點,畫面也感人。也才知道剛剛大廳那尊巨大雕像是屋頂上的「自由」神像,帽子上有羽毛是向印地安人致敬。
然後跟著導覽員走訪了三個房間,一個是柱子很多的地下通道,一個是中央有圓頂的大圓廳,還有名人堂。三個房間都有許多歷代名人(不是只有政治人物)的雕塑,大圓廳有八幅歷史大壁畫,屋頂有圓形濕壁畫,名為「自由勝利」,以許多希臘神祉來象徵。
柱子林立的通道,白色的是華盛頓雕像 |
大圓廳一角 |
名人堂一角 |
國會大廈出來,夏日炎炎,戴上帽子、太陽眼鏡,拖著疲憊的步伐走到國家畫廊,昨天從13世紀看到17世紀,今天要看18和19世紀。對大多數人來說,19世紀的繪畫是最精彩的,興奮度確實比昨天還高。五點就開始趕人準備關門,雕塑區和瓷器區只挑重點看,素描和攝影的特展沒時間看。不過13到19世紀的畫,我是每幅都看,中意的都拍起來,連說明牌也拍了。
先跟大家分享展覽室的風光,再來介紹幾幅畫。
左側牆上是羅特列克作品 |
這是幾百號的「大」作,是畢卡索粉紅色時期最有名的作品 |
雕塑展覽室,右邊是「少年施洗約翰」 |
昨天拍的樹上荷花,原來是美國畫家Martin Johnson Heade於1890年所繪,花名叫「Giant Magnolia」(木蘭花)。另一幅「玫瑰、水仙與勿忘我」也是他畫的,雖是工筆寫實,美而不俗。
維梅爾(Vermeer),是一位慢工出細活,一生窮困的荷蘭畫家,身後只留下三十幾幅畫作,國家畫廊竟然有4幅,但是有兩幅比A4紙還小(高23寬18公分),另兩幅比較大的也只有45X40公分。這麼小幅的畫,細節又很講究,感覺他好像用放大鏡、拿著畫眉毛的筆完成的,難怪一幅畫要畫好幾個月。電腦裡不論原畫的尺寸大還是小,在銀幕上都一樣大。只有在現場看,才能感受到維梅爾真是不輸毫刻的藝術家。
戴紅帽子的女孩,23X18公分,你忍不住會湊近看。 |
下面這幅法國畫家JJB constant於1879年所完成的畫,寬度220公分,高142公分。據說是地中海風景,模特兒穿土耳其服裝。每位觀眾都會停下腳步細細欣賞。我挑了幾處拍局部,就可以見到畫家瀟灑粗獷的筆觸,竟然畫出絲帛、錦繡的味道來。
回教王公 (Emir)的後宮寵妃 |
國家畫廊五點半關門,但是隔一條馬路的雕塑公園還開放著。哇!裡面好多人,大家圍著水池泡腳來消暑耶!公園裡有不少現代雕塑,也有許多不知名的花。在這裡坐一坐、拉一拉腰,才有力氣再走路。
Alexander Calder的「家」 |
去地鐵站的路上看到一隊人馬駕著雙輪車(Segway)逛馬路,行人為之側目。前年去舊金山也看到很多出租站,花幾分鐘熟悉操作,就有人帶路到市區觀光。台灣的馬路大概行不得也!
國會大廈導覽有沒有帶你們到一個房間,站在那個定點,可以聽到另一個房間說話的聲音。bih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是在名人堂,導覽員叫我們站在一個定點,他到房間另一頭講話,可是遊客太多,現場太吵雜了,有人回答說聽到一點點。我是都沒聽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