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賽美術館有麥約爾的特展,展期到八月底,只能看著網路的影片隔海嘆息。麥約爾(Aritide Maillol, 1861-1944)是一位著名法國雕塑家,與鼎鼎有名的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 )差不多同一個時期,有「南麥北羅」之盛名。畫家不一定會雕塑,雕塑家通常很會畫畫,所以展場繪畫和雕塑都有。
這是羅浮宮前面的作品:「空氣」(1937)。這材料是鉛耶!顏色比銅雕來的淺,好看!
在荷蘭的庫勒慕勒雕塑公園也有一座,感覺林中的微風吹拂而過。
在巴黎羅浮宮前面可以看見非常多的麥約爾作品,可惜遊客目標在羅浮宮,若時間不夠,就忽略了。這件是鉛製的「向塞尚致敬」(1925) 是塞尚出生地的藝術家們集資委託麥約爾製作的,據說曾經被退貨,如今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她的對面是這件「河流」(1938-43),這特殊的姿勢讓人過目不忘。看到這裡是否能夠體會不管什麼題目,他都以女體來呈現。
我學過一年雕塑,對於模特兒如何擺這姿勢,相當好奇,相信很辛苦。作品要完美也不容易,他花了五年才完成。
去奧賽美術館看到這件名為「地中海」(1902),大概要問為什麼了?與「山」相似度非常高,兩件作品相隔35年。
在東京西洋美術館看到這座「夜晚」,看來和「地中海」是同一個模特兒呢!沒錯,兩件都完成於1902年,是他最早的雕塑成名作。
2012年我曾經一個月內拜訪了羅浮宮九次(為了看遍每間展覽室的每件作品)。因為住在羅浮宮旁邊的小旅館,羅浮宮公休當天的早晨繞過來,才發現沒有遊客的羅浮宮有完全不同的氣氛。也才好好的欣賞了附近的麥約爾雕塑。
這是三女神(Three Nymphs, 1930). 我僅有的一次,同時看到這麼多件用鉛翻製的雕塑,可惜查不到原因。現場看鉛雕的反光比銅雕嚴重,但是照相起來,因為顏色淡,反而亮麗些。
玻璃櫃裡擺著幾尊小小的人體習作石膏,好可愛,特別迷人。
其實麥約爾剛到巴黎的時候,在藝術學校先是學繪畫。
這是受到高更影響以後的畫風,色彩不同。1890。
高更建議他作裝置藝術,麥約爾一度做過掛毯設計(1896)。
也作木刻、木雕(1898)。
這是他的繪畫巔峰之作,「攜著陽傘的女人」(1890),在奧賽美術館。這張畫風完全不同!
0 留言回應:
張貼留言